隧道单侧壁导洞施工工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驿坝河2#隧道单侧壁导洞施工工艺
一、工程概述
驿坝河2#隧道设计为小净距隧道,左右线间隔9~10m,属短隧道。左线隧道起始桩号为ZK417+263、ZK417+620,隧道长度357m,其中明洞15m,Ⅴ级浅埋加强段66m,Ⅴ级深埋段126m,Ⅳ级深埋段150m,半明半暗10m;右线隧道起始桩号为K417+270、K417+605,隧道长度335m,其中明洞15m,Ⅴ级浅埋加强段39m,Ⅴ级深埋段134m,Ⅳ级深埋段140m,半明半暗7m。
隧道进口段主要为全~微风化千枚岩,鳞片变晶结构,条带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洞身段为中-微风化白云质灰岩:灰白色、深灰色,节理裂隙发育,呈镶嵌碎裂结构,局部发育岩溶裂隙及溶洞;出口段为强风化白云质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呈碎裂状结构,溶蚀现象较发育。
二、施工方案
以“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闭合、衬砌紧跟”为施工原则。隧道暗洞均采用新奥法施工,具体方法如下:①对于V级围岩浅埋段,施工开挖应做好超前支护,隧道采用单侧壁导坑开挖,掌子面间距控制在1~2倍洞室尺寸。为了减少爆破对中间岩柱的扰动,单侧壁导洞及导洞外侧洞室均采用上下断面法开挖;左右洞掌子面间距不应小于1~2倍洞室尺寸。②对于V级围岩深埋段,施工开挖应先做超前支护,先行施工隧道采用微台阶留核心土的方法开挖,上、下断面间距控制在1~2倍洞径尺寸。后行施工隧道单侧壁导坑法开挖,导坑内外侧均采用上、下法台阶开挖,内外侧掌子面间距控制在1~2倍洞室尺寸。③IV级围岩段,施工开挖应先做好超前支护,先行施工隧道采用上下断面法开挖,上、下断面间距不应大于10m。后行施工隧道采用微台阶留核心土的方法开挖,上、下断面间距控制在1~2倍洞径尺寸。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超、欠挖,初期支护应及时可靠,二次衬砌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做,一般距离掌子面间距不超过30m,尽早封闭成环。爆破施工应控制最大临街震动速度v≤15cm/s。
三、施工工艺
1、施工方法
洞身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开挖,进洞前施做32m长的Φ89mm超前大管棚支护,洞身开挖施工顺序如下:
6
3
1 4
2 5
1)先行导坑开挖:
采用微正台阶法,上半断面超前2.5~3m,使用5台气腿式凿岩机钻眼,光面爆破,每循环进尺2.0~2.5m,配备正铲卸式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底部虚渣配1台挖掘机辅以人工清捡。
2)先行导坑支护:根据围岩情况和设计要求,采用锚杆,喷射砼,钢架拱架支护,可利用汽车平台架钻锚杆眼。初喷砼5cm,再架设钢拱架,纵向间距按设计布置。为保证施工安全,中壁墙需作临时支护,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加固,喷C25早强混凝土。
3)另一侧开挖、支护
在右洞左侧先行导坑超前50m后进行,进行左洞右侧导坑开挖,开挖、支护方式与右洞相似,作中壁临时支护,稳定围岩。
4)对拉锚杆
左右洞上下台阶开挖支护完成后,在钢拱架和格栅拱架之间按设计要求位置及时钻孔进行左右洞之间对拉锚杆施工,锚杆采用Φ25低预应力中空注浆锚杆。
5)仰拱施工
在下部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即可清基,施作单侧仰拱,另一侧仰拱应在中壁墙撤除后进行。
6)全断面衬砌
在仰拱和回填完成后,开始边墙施工,按设计要求施作防水层和其他排水设施,同时做好各种预埋管件及预留洞的安装和检查,防止错埋,漏埋。
2、施工工艺
1)单侧壁导坑开挖循环流程图如下:
图 单侧壁导坑开挖循环流程图
2)单侧壁导坑开挖顺序流程图
3)侧壁与中壁墙支护联结工艺
若将侧墙钢拱架与中壁墙钢拱架联结成整体,拱部压力和侧向压力太大仍可能发生坍塌。因此需在加强处理,如下图:
Φ25中空注浆锁脚锚杆
I16、I14钢拱架
喷C2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