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健康测考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中学心理健康测考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的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
A.刻板印象
B.社会吸引
C.从众
D.服从
答案:C
解析: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刻板印象是对某个群体产生一种固定的看法和评价。社会吸引是个体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亲近的现象。服从是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所以本题选C。
2.以下哪种应对方式不属于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A.升华
B.幽默
C.退行
D.补偿
答案:C
解析:升华是将本能冲动或挫折向更高级、社会更能接受的方向转化;幽默是用诙谐的语言或行为来应对困境,化解紧张气氛;补偿是通过其他方面的努力来弥补因某方面不足而产生的挫折感,这些都属于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而退行是指个体在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是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所以本题选C。
3.下列哪种情绪属于复合情绪()
A.快乐
B.愤怒
C.恐惧
D.焦虑
答案:D
解析:快乐、愤怒、恐惧是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不学而能的情绪。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属于复合情绪。所以本题选D。
二、填空题
1.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______、人际关系和谐、适应能力良好。
答案:人格完整
解析:人格完整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它表现为一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人格特征相对稳定,并且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能保持人格的统一性与协调性。
2.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______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重要影响。
答案:期望
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现象。这表明期望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3.情绪调节的方法主要有认知调节、合理宣泄、______、放松训练等。
答案:转移注意
解析:转移注意是情绪调节的重要方法之一,当个体处于不良情绪状态时,通过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影、运动等,将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物上转移开,从而缓解情绪。
三、判断题
1.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病,有心理问题的人就是疯子。()
答案:错误
解析: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心理困扰和不适,如焦虑、抑郁、压力等。这些问题大多数人在不同程度上都会经历,通过适当的调整和干预是可以解决的。而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会出现明显的异常,需要专业的治疗。所以不能将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病。
2.挫折对于人只有消极作用,会让人一蹶不振。()
答案:错误
解析:挫折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挫折可能会给人带来痛苦、失望、焦虑等负面情绪,使人产生挫败感,甚至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让人一蹶不振。但另一方面,挫折也能磨炼人的意志,使人从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激发人的潜能,促使人不断成长和进步。所以挫折并非只有消极作用。
3.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说明心理健康。()
答案:错误
解析:心理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格完整、人际关系和谐、适应能力良好等多个方面。学习成绩好只能说明在学业方面表现出色,但不能代表在其他心理维度上也处于健康状态。例如,一个学生可能成绩优异,但却存在严重的人际关系问题或情绪调节障碍。
四、解答题
1.简述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答案: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学习问题:如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焦虑、厌学情绪;学习动力不足,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兴趣;学习方法不当,影响学习效果。
人际关系问题:与同学之间可能存在矛盾冲突、嫉妒、孤立等问题;与父母沟通不畅,产生代沟和逆反心理;与教师关系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学习积极性。
青春期心理问题:身体发育带来的心理变化,如对自己外貌的过度关注、性意识的觉醒和困惑;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冲动、敏感、烦躁。
自我意识问题: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要么过度自负,要么过度自卑;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难以抵制不良诱惑。
挫折适应问题:在面对考试失利、竞选失败等挫折时,不能正确应对,容易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情绪,甚至出现逃避行为。
2.当你遇到挫折时,你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应对?
答案:当遇到挫折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应对:
认知调整:正确认识挫折,认识到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