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练习题答案.docx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真题答案
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氛围(fēnwéi)
B.恪守(kèshǒu)
C.玷污(diànwū)
D.憧憬(chōngjǐng)
答案:B
解析:
A项“氛围”应读作“fēnwéi”,注音正确;
B项“恪守”应读作“kèshǒu”,注音正确;
C项“玷污”应读作“diànwū”,注音正确;
D项“憧憬”应读作“chōngjǐng”,注音正确。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很乐于助人。
B.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C.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对中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D.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来上课。
答案:C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他不仅很乐于助人,而且学习好”;
B项成分残缺,应去掉“通过”或“使”;
C项句子结构完整,表达清晰,没有语病;
D项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改为“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能来上课”。
填空题
3.《离骚》的作者是______,他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诗人。
答案:屈原
解析: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诗人,被誉为“楚辞之祖”。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王勃
解析: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深厚的友情。
判断题
5.《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答案:正确
解析:
《红楼梦》确实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曹雪芹,这一点是文学常识。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答案:正确
解析:
这句诗确实出自李白的《静夜思》,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诗句。
解答题
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案:王之涣
解析: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广为人知。
(2)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上鹳雀楼所见景致,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对远大理想的追求。首句“白日依山尽”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次句“黄河入海流”展现了黄河奔流入海的壮阔场面。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通过登高远望的意象,寓意着只有不断进取,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解析:
这首诗意境开阔,既有自然景色的壮丽,又有哲理的深刻。诗人通过登楼远望,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落,翻译并回答问题。
《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翻译这段文言文。
答案: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解析:
这段文言文是《论语》中的经典段落,主要讲述了学习的乐趣、友情的珍贵和君子的修养。
(2)这段话体现了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
答案:
这段话体现了孔子的以下教育思想:
1.重视学习与实践:强调学习后要不断温习,学以致用。
2.重视友情与交流:认为朋友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
3.强调个人修养:提倡在他人不理解自己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体现君子的风度。
解析: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这段话集中体现了他在学习态度、人际关系和个人修养方面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