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差与配合测量技术讲解.ppt

发布:2016-05-11约2.03千字共5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差与配合测量技术 5 .优先常用配合 形状与位置公差简介 1 .概念 ☆形状误差:零件表面实际形状和其理想形状的误差 ☆形状公差:形状误差的允许变动量 ☆位置误差:零件表面实际位置和其理想位置的误差 ☆位置公差:位置误差的允许变动量 2 .形位公差的代号 3.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 1.零件表面结构 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零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的高度参数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轮廓最大高度Ry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 1、尺寸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1)基本尺寸与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实际尺寸: 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零件合格的条件: 实际尺寸在最大和最小极限尺寸之间 实际测得的尺寸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极限值 最小极限尺寸: 设计给定的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50.008 ?50 基本尺寸 ?49.992 ?50?0.008 (2)极限偏差与尺寸公差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φ50.008 φ50 基本尺寸 φ49.992 上偏差 =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代号: 孔为ES 轴为es 代号: 孔为EI 轴为ei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上偏差-下偏差 上偏差 下偏差 统称极限偏差 –0.008 0.016 +0.008 偏差可正负 公差恒为正 (3)公差带、公差带图 下偏差 公差带 +0.008 -0.008 +0.008 +0.024 -0.006 -0.022 ??50 +0.024 +0.008 ??50 -0.006 -0.022 + - 0 0 基本尺寸 ?50 例: ?50±0.008 上偏差 表示尺寸公差的大小和相对零线的位置 (4)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标准公差 标准公差 共20个等级:IT01、IT0、IT1~IT18 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确定。 基本尺寸 + - 0 标准公差 确定公差带大小 基本偏差 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的位置 代号: 孔用大写字母,轴用小字母表示 基本偏差为下偏差 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基本尺寸 + — 0 基准轴 基准孔 R S T P C D EF FG CD E H Y A B G JS K M N U V X Z ZA ZB ZC F 基本尺寸 0 + - 孔 J + r a fg d ef cd b h js j k m n p s t u x z za zb zc g e c f v y 基本尺寸 0 - 轴 (5)公差带代号 H8 f7 孔的基本偏差代号 孔的标准公差等级代号 轴的标准公差等级代号 轴的基本偏差代号 基本偏差代号和标准公差等级代号组成 2、配合 基本尺寸相同的 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φ20 φ20 配合 (1)间隙配合 孔的实际尺寸比轴的实际尺寸大 装配后轴与孔之间存在间隙 轴在孔中能相对运动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间隙 最小间隙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间隙 最小间隙 (2)过盈配合 孔的实际尺寸比轴的实际尺寸小 装配后不能产生相对运动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小过盈 最大过盈 最小过盈 最大过盈 (3)过渡配合 轴的实际尺寸比孔的实际尺寸时小、时大 装配后可能出现间隙或出现过盈 间隙或过盈都相对较小 最大过盈 最大过盈 最大间隙 最大间隙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3、配合制 (1)基孔制配合 基本偏差一定的孔的公差带 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 基准孔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公差带图: - 0 + (2)基轴制配合 基本偏差一定的轴的公差带 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 基准轴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公差带图: 0 - + 4、极限与配合的标注 (1)在装配图上的标注 标注形式为: 采用基孔制配合时,分子为基准孔的公差带代号 采用基轴制配合时,分母为基准轴的公差带代号 基本尺寸 孔的公差带代号 轴的公差带代号 基孔制间隙配合 基孔制过渡配合 ?30 H8 f7 ?40 H7 n6 轴 轴套 箱体 ?30 H8 f7 ?40 H7 n6 底座 滑轮 销轴 开口销 基轴制间隙配合 基轴制过渡配合 ?12 F8 h7 ?12 F8 h7 ?12 J8 h7 ?12 h7 J8 (2)在零件图上的标注 ?30H8 ?30f7 ?30 +0.033 0 -0.041 ?30 -0.020 ?30H8( ) +0.033 0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