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第2讲.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二讲 测量的实质: “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测量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比较过程,也就是将被测量与标准的单位量进行比较,确定其比值的过程。若被测几何量为L,计量单位为E,确定的比值为q,则测量可表示为 ????????????????????????????L=qE; L/E=q 要组成38.935mm的尺寸,若采用83块一套的量块 38.935-1.005第一块量块尺寸为1.005mm 37.93-1.43第二块量块尺寸为1.43mm 36.5 -6.5第三块量块尺寸为6.5mm 30-30第四块量块尺寸为30mm 0全组尺寸38.935mm 零件检测:万能游标角度尺 (2)微动螺旋副类量仪 如数显千分尺、普通千分尺等。 (3)机械类量仪 如百分表、千分表等。 (4)光学类量仪 如工具显微镜、测长仪等。 (5)气动类量仪 如压力式量仪。 (6)电学类量仪 如电感比较仪。 (7)机电类综合类量仪 如齿轮测量中心等。 4、测量装置 指为确定被测量所必需的测量装置和辅助设备的总体。 二、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 基本度量指标如下。 1、分度间距(刻度间距) 计量器具的刻度标尺或度盘上两相邻刻线中心间的距离。为便于读数,一般做成刻线间距为1~2.5mm的等距离刻线。 2、分度值(刻度值) 计量器具的的刻度尺或度盘上两相邻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例如一外径千分尺的微分筒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为0.01mm,则该测量器具的分度值为0.01mm。分度值是一种测量器具所能直接读出的最小单位量值,它反映了读数精度的高低,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该测量器具的测量精度高低。分度值通常取1、2、5的倍数,一般来说,分度值越小,计量器具的精度越高。 3、示值范围:由计量器具所显示或指示的最低值到最高值的范围。如机械式比较仪的示值范围为-0.1~+0.1mm(或±0.1mm),如图所示。等。? 4、测量范围:在允许误差限内,计量器具所能测量的被测量值的下限值至上限值的范围。例如,外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有0~25mm、25~50mm等。机械式比较仪的测量范围为0~180mm,如图2—3所示。某些计量器具的测量范围是相同的,如游标卡尺、千分尺 5、示值误差(说明书查得) 测量仪器的示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示值误差是测量仪器本身各种误差的综合反映。因此,仪器示值范围内的不同工作点,示值误差是不相同的。一般可用适当精度的量块或其它计量标准器,来检定测量器具的示值误差。 6、示值变动性 指在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一般5~10次)重复观察读数,其示值变化的最大差异。 7、灵敏度(P14) 指计量器具对被测量变化的反映能力。 8、灵敏限 是指引起计量器具示值可察觉变化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值,它表示计量器具对被测量微小的变化的敏感能力。 9、回程误差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被测量值不变,测量器具按正反行程(方向不同时),两示值之差的绝对值。它是由测量器具中测量系统的间隙、变形和磨擦等原因引起的。 10、测量力 在接触式测量过程中,测量器具测头与被测量面间的接触压力。测量力太大会引起弹性变形,测量力太小会影响接触的稳定性。 11、修正值(校正值) 指为消除系统误差,用代数法加到未修正的测量结果上的值。与示值误差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12、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 由于计量器具的误差而对被测量的真值不能肯定的程度。包括示值误差、回程误差等是一个综合指标。 第四节 测量方法 一、按实测量是否是被测量分类 1、直接测量? 从测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得到欲测之量的数值或对标准值的偏差。例如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外圆直径,用比较仪测量长度尺寸等。 2、间接测量? 先测出与被测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相关量,然后按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求得被测量的测量结果。 二、按示值是否是被测量的整个量值分类 1、绝对测量 从测量器具上直接得到被测参数的整个量值的测量。例如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轴径值。 2、相对测量 相对测量是指计量器具的示值仅表示被测量对已知标准量的偏差,而被测量的量值为计量器具的示值与标准量的代数和的测量方法。 一般来说,相对测量的测量精度比绝对测量的测量精度高。 三、按测量时计量器具的测头与被测表面之间是否有机械作用的测量力分类 1、接触测量 测量器具的测头与零件被测表面接触后有机械作用力的测量。如用外径千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