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1101
(所属一级学科: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培养目标
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科学作风和学术道德;具有本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广博的科学视野;具有学术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和独立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领域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工程技术上做出创新性成果;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3.身体健康。
二、培养方向
1.控制理论与应用
2.复杂系统的先进控制与优化
3.故障诊断与智能信息处理
三、学习年限
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交叉培养的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可延长至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为5年。
四、学分要求
博士生的必修课程学习必须修满最低13学分。选修课根据博士生的具体情况和研究方向而定,学分多少不予限制。跨本学科培养的博士生必须补修所修专业大学本科主干专业课1-2门,硕士生专业基础课2门。
五、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期
备注
必
修
课
公
共
必
修
课
B121001
现代科学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48
3
1
留学生学《中国概况》
B111001
第一外国语
100
4
1
B000002
专业外语
1
B000001
现代科学技术课
2
专
业
基
础
课
B092005
近代应用数学选讲
48
3
1
B041004
化工过程动态学与控制
48
3
B050001
鲁棒控制理论
48
3
B050002
现代故障诊断技术
48
3
选
修
课
第二外国语
B112002
俄语
80
4
2
B112003
日语
80
4
2
B112004
德语
80
4
2
专
业
课
B050003
随机估计与控制
32
2
B050004
非线性控制理论
32
2
B050005
智能控制论
32
2
B050006
现代电力电子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32
2
交叉学科专业课
S092010
非线性规划
32
2
2
B022016
时间序列分析
32
2
2
S072008
数据挖掘
32
2
2
物流系统
32
2
S072002
模式识别
32
2
2
补
修
课
本科主干课
自动控制原理
60
1
至少选1门
现代控制理论
40
1
信号与系统
60
1
硕士主干课
S051001
线性系统理论
48
2
任选2门
S092027
最优控制
48
2
S052015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
48
2
2
S051003
现代信号处理
48
2
说 明:
1、现代科学技术课包含三部分内容,全部考核通过后记2学分。①由各教学学院组织,要求由每位博士生导师主讲或主持至少一次学术讲座(时间为3~4小时),讲授内容以本专业学科前沿信息、知识为主,也可以请校外专家举行学术讲座。鼓励博士生听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讲座,努力拓宽知识面。要求听讲座10次以上(至少听一次交叉学科或理学科的讲座)。写报告1份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②要求博士生在校期间在学术会议上至少做二次学术报告,其中一次必须在校级以上(含校级)学术会议做报告。③要求博士生参加本专业的Seminar,并主讲二次以上(含两次);
2、专业外语课程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撰写一份外文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3、学科交叉培养的博士生指跨一、二级学科培养的博士生。交叉学科的博士生必须补修所修专业大学本科主干专业课1-2门(每门1学分),硕士专业基础课2门(每门2学分),增加4-6学分,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也可以跟随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听课。参加考试成绩合格时取得学分。同时,必须参加所修专业必要的实践环节。
4、其它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可作为选修课。根据需要也可以由导师选择专题课程,经院长批准,报研究生培养办公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