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doc

发布:2018-10-05约2.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已成为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然而,我国英语交际人才仍显得匮乏,英语教育“费时多、收效低”的状况仍未得到真正的改变。因此,加强英语听力与口语的教学已被大家所注重,这不但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要求,也反映了中学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我们教师要重视英语听力与口语教学,提高学生听力和口语水平,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自2005年以来,我便开始从事高中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所教的班级里有些学生要考英语专业,除了笔试,他们还要参加听力与口语的复试,而笔试和复试成绩的好与差主要取决于平时的训练。   我校属于普通中学,地处农村边远山区,英语听力与口语历来属于弱项,为此,自2005年起我就开始对高中各年级的实验班,特别是高三的学生进行听力与口语教学的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学生听力与口语差的原因   1.升学指挥棒影响   目前我国英语教学都是通过书面考试检查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往往被忽略,一切都得跟着升学指挥棒走,只要考试结果好,一切都好,因而未能全面地考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学生家长也普遍认为:卷面成绩高就说明英语学得好。    2.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   我国学生是在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课内学生仅有的一点听说训练也很难在课外得到复习巩固。这样的英语语言环境使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忘得很快,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3.听说英语的机会太少   说英语的能力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听英语的实践基础之上,而我国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听的机会很少,说的机会更少,这也是学生听力和口语差的原因之一。   4.学习缺乏恒心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恒心,不能长期坚持学习是学不好英语的主要原因。有些学生一开始雄心勃勃,他们制定了宏伟的计划,购买了大量的听力辅导材料和   口语学习教材,下决心把英语学好。开始几天的确很认真,可过了一段时间,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便心灰意冷,觉得英语难学,就放弃了。    二、摸索提高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的路子   1.坚持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   无论从事哪个年级的教学,也无论从事哪个层次学生的教学,我们英语教师都应该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给学生多一些听的机会。然而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基础太差,用英语进行教学很困难,因为学生听不懂,所以干脆就用汉语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学生就错过了许多听的机会,要想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就无从谈起。自从教以来,我一直坚持用英语进行课堂组织教学,努力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尽量给学生更多听力训练的机会。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学生的确不习惯,也听不懂,教师可以边说英语边说汉语,借助实物、图片、手势、表情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只要坚持一两个月的时间,学生就能逐步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听懂教师的话语,从而也就提高了听力。听力理解能力提高了,开口说英语就有了基础。   2.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学习的兴趣十分重要。兴趣的培养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创设情景,如短剧表演、小组对话、讲故事、学唱歌、演讲比赛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外,我们可以创造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英语口语实践的机会,如请外教到学校来参加英语角活动,开设英语广播节目,举办英语晚会等。只要能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不断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新的刺激,我们就能够培养他们对口语表达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欲望,我们的教与学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要求学生多读课文、背诵课文   英语阅读课文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最好的材料,学生能从中学到地道、标准的外语。而背诵是学好英语的一个原始积累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英语发音、节奏、连贯、停顿以及换气的有效方法。有了背诵课文作为基础,学生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仿写和仿说,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句型和标准的英语表达习惯,增强了语感。词汇量和语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有了这两项,学生就能够学好英语。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尽量背诵课文,有了丰富的词汇量和较强的语感,学生学英语就会越来越有信心,进步也就越来越大。    4.加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训练,坚持“两听两练两读”   听是获取实用信息的重要途径,听力水平同样在交际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果学生的听力水平低,就有可能在与他人对话中听不懂对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