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EDA实验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EDA技术及应用—Verilog HDL版
实 验 报 告
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电子信息1204
指导老师:谭会生
姓名:
学号:
实验一 数字秒表的设计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二、实验仪器设备与工具软件
1.PC机(要求内存在256M以上);
2.EDA实验开发系统;
3.Quartus II软件
三、实验目的与任务
1.实验目的:(1)熟悉Quartus II/ISE Design suite/ispLEVER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2)熟悉EDA实验开发系统(B-ICE-EDA实验开发系统)的使用;
(3)熟悉Verilog HDL过程区块语句、if条件语句和元件实例化语句的综合使用。
(4)erilog HDL设计一个计时范围为0.01秒~1小时的数字秒表,并用Quartus II进行调试和验证,熟悉Verilog HDL程序的基本设计,熟悉Quartus II的设计输入、设计编译、仿真验证、时序分析、器件编程等基本操作。
四、实验基本原理与电路原理图
设计一个计时范围为0.01秒~1小时的数字秒表,首先需要获得一个比较精确的计时基准信号,这里是周期为1/100秒的计时脉冲。其次,除了对每一计数器需设置清零信号输入外,还需在六个计数器设置时钟使能信号,即计时允许信号,以便作为秒表的计时起、停控制开关。因此数字秒表可由一个分频器、四个十进制计数器(分别按1/100秒、1/10秒、1秒、1分的周期进行计数)以及两个六进制计数器(分别按10秒、10分的周期进行计数)组成,如图1.1所示。六个计数器中的每一计数器的4位输出,通过外设的BCD译码器输出显示。图1.1中六个4位二进制计数输出的最小显示值分别为:dout[3:0]1/100秒、dout[7:4]1/10秒、dout[11:8]1秒、dout[15:12]10秒、dout[19:16]1分、dout[23:20]10分。 实验原理图如下图1.1
图1.1 数字秒表电路逻辑图
五、实验步骤
1、erilog HDL源程序
1) ?3 MHz→100 Hz分频器的源程序clkgen.v
module clkgen(clk, newclk);
input clk;
output newclk;
reg newclk;
integer cnt=0;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cnt129999) //实际系统分频值
if(cnt 29) //仿真时的分频值
begin
newclk = 1b0;
cnt = cnt + 1;
end
else
begin
newclk = 1b1;
cnt = 0;
end
end
endmodule
2) 六进制计数器的源程序cnt6.v
module cnt6(clk,clr,ena,cq,co);
input clk, clr, ena;
output [3:0] cq;
output co;
reg [3:0] cnt;
reg co;
always @(posedge clk or posedge clr)
begin
if (clr)
cnt = 4b0;
else
if (ena)
if (cnt==4h5)
cnt = 4h0;
else
cnt = cnt + 1;
end
assign cq = cnt;
always @(posedge clk )
begin
if (cnt==4h5)
co = 4h1;
else
co= 4h0;
end
endmodule
3)十进制计数器源程序cnt10.v
module cnt6(clk,clr,ena,cq,co);
input clk, clr, ena;
output [3:0] cq;
output co;
reg [3:0] cnt;
reg co;
always @(posedge clk or posedge clr)
begin
if (clr)
cnt = 4b0;
else
if (ena)
if (cnt==4h5)
cnt = 4h0;
else
cnt = cnt + 1;
end
as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