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19兰亭集序教案2粤教版必修2.doc
PAGE
3-
兰亭集序
教学三维目标:
1.识记文言生词,提高文言诵读实力;
2.体会作者感情的改变以及在深厚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酷爱之情;
3.指导学生探究生活的意义及相识生命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感情的改变,相识作者深厚感叹中所蕴涵的主动心情。
学情分析:
学生文学基础较为扎实
教学方法:
以点拨法为主,辅以诵读法、情境创设法等
教学协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特别兴奋今日能有这样一个和同学们密切接触的机会。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嬉戏。上面已经给出了三个关键词,请同学们猜猜这是哪一个既有才气又出名气的贤士?反应特别快,没错,他就是书圣王羲之。假如让你们给一个关键词呢?看来我们很有默契,《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被推为“天下第一行书”。然而它的价值是否只体现在书法艺术上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篇文章,领会它的无限风光。
二.释题
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王羲之等众多贤才会集在兰亭,饮酒赋诗,将他们所作的诗编成诗集,由王羲之写序,交代了诗集创作的缘由。《兰亭集序》是否只在交代这个缘由?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到一百一十一页。
三.自主梳理,感知全文
我们先正音,每词读两遍,癸丑,癸丑,起先。
读得不错,另外再留意一下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的悟,通会见的晤;趣舍万殊的趣,通趋向的趋。许多同学已经在原文中标注出来,看来预习得很充分,特殊好。
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朗读全文,整体感知一下。《兰亭集序》,王羲之,起先。
问题:请从原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心情改变的字眼,并划线标示。
大家都能留意把字音读准,很不错。不过,《兰亭集序》中作者的心情其实是有所改变的,大家好像还没有能很好地把握到这点。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从原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心情改变的字眼,并划线标示。
找到了的话,请给我一个坚决的眼神。看来大家都已经找到了。这几个字眼,分别是,乐,痛,悲。找得很快,而且很精确。
我们先来看这个“乐”字,它在原文其次段的最终一个语句,“信可乐也”,信的意思是的确,的确是欢乐啊。王羲之怎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要明确这一点,不妨让我们一起回到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的那个兰亭。
五.创设情境,体悟其乐
问题:现在的你正乐处千百年来文人墨客魂牵梦绕的那场兰亭盛会之中,你因何而乐?前两段中哪个语句正好写出你的心声?划出来,读给同桌听听,再和我们说说。
现在的你正乐处千百年来文人墨客魂牵梦绕的那场兰亭盛会之中,你因何而乐?前两段中哪个语句正好写出你的心声?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划好后,先把笔放下,再读给同桌听听,然后和我们说说。
来,请你跟我们大家共享一下,你划了哪个语句?
假设: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怎么就觉得欢乐了呢?用自己的话跟我们说说。我们现在就在兰亭,望望天,天朗,就是天空晴朗,呼,吸一下,气清,空气清爽。一阵风吹过来,和暖、舒适,心情特殊畅快。是,在古文里一般翻译为这,这一天。看来出游选对了时间,或者说,遇上了良辰。
假设: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我们望望四周,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环绕在四周既有澄澈见底的溪流,也有碰撞出水花的激流。这样的景,怎一个美字了得?我们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里以美景写乐情。
假设: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咸,都有全、都的意思。会聚在这里的都是些什么人?贤人,就是贤才。我们看看这些人,他们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还是话不投机半句多?酒逢知己千杯少,当然诗也不少。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畅叙幽情,只因志同道合。
假设: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我们读文章,要留意联系前后文,引以为流觞曲水,前面是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把清流激湍的水引过来,作为流觞的曲水。我们看看这幅图片。后文说列坐其次,其,代指曲水,次,旁边,群贤列坐在曲水的旁边。流觞,觞就是酒杯,把酒杯浮在水面,让它循流而下。流觞曲水,文人的一个风雅的嬉戏。酒杯停在谁的前面,谁就要饮酒赋诗。所以后文说一觞一咏。尽管没有喧闹的音乐,但足以畅叙幽情了。虽说我们不及古人风雅,但在野外放放风筝之类的,不亦乐乎?
假设: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宇宙之大,宇宙的大?宇宙,这里意思是天空,宇宙之大,定语后置,应当是广阔无边的天空。品类之盛,同样是定语后置,繁多的品类。向上看广阔无边的天空;向下看地上的万物,游目骋怀,打开了视野,打开了胸怀。这里是兰亭,想必四周到处是兰花。并且,暮春季节,江南一带,杂花生树,草长莺飞。这是视觉上的享受。足以极视听之娱,尽情享受视觉、听觉的乐趣。听觉上的享受呢?水流声、鸟鸣声……的确欢乐。
良辰美景,贤士雅事,全碰一起,实在难得。举个例子,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