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 .docx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整体分析
1.人文主题分析
本单元为一上第二个识字单元,由《对韵歌》《日月明》《小书包》《升国旗》四篇识字课、一个语文园地以及“和大人一起读”组成。四篇课文以浅显的韵文、儿歌为主,培养学生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之美,养成爱惜文具的好习惯,懂得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受到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自豪。
2.语文要素分析
本单元的识字要素:初步认识会意字,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对韵歌》一课通过听读、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识字;《日月明》一课,学生借助儿歌探究会意字的构字方式;《小书包》一课中,学生将进一步拓展学习会意字,感知会意字的特点;《升国旗》一课中,学生练习运用会意字的构字规律自主识字。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朗读儿歌,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停顿和节奏,培养学生的语感。例如《对韵歌》节奏感强,读出来朗朗上口。朗读时要掌握好停顿,可边拍手边读课文;《升国旗》中基本采用四字词语,朗读时要注意四字词语间稍稍停顿,读出四字词语的语言特点,做到不拖音,不唱读。
3.学习任务群定位
综合文本特点、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将本单元四篇课文定位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原因如下:
首先,本单元的课文主要让学生认识会意,了解汉字偏
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对应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第一学段任务“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发展独立识字能力”;
其次,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对
应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第一学段任务“诵读、记录课内外学到的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儿歌、短小的古诗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
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二、学习主题及单元目标
1.单元目标
(1)认识49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22个生字和3个笔画。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能按规则正确书写。
(2)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识字。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喜欢学习汉字。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初步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能说出自己知道的职业。能看图写词语,并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正确朗读课文。背诵《对韵歌》《升国旗》。朗读、背诵《古朗月行(节选)》。
(4)感受汉语的音韵美。懂得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养成爱惜文具的好习惯。受到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了解生活常识,感受故事的趣味。
2.学习主题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本单元的课文资源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围绕“初步认识会意字”的单元重点,以“‘字有妙趣’汉字文化节”为真实情境,设计“识字打卡,兑换明信片“收集汉字乐趣多“感受汉字魅力“举办汉字文化节”四个语文实践活动任务。学生在积累一些汉字后,通过有趣的活动巩固和拓展识字,认识不同的汉字。通过读儿歌、猜字谜、汉字归类、了解汉字故事等方法识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和汉字的独特文化内涵。根据积累的汉字制作汉字收集卡,在汉字文化节上展出,多种方式玩转汉字,促使学生今后更加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三、单元任务群设计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
活动一:汉宇可以对出来《对韵歌》
活动二:制作收集卡,装进小书包《小书包》
活动一:读韵文,感受造字智慧《日月明》
活动二:升旗台上识宇多《升国旗》
活动一:识字方法乐分享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
大人一起读
活动二:布置小展位,游园文化节
单元任务群设计
任务发布:识宇打卡,兑换明信片(1课时)
任务一:收集汉宇乐趣多(4课时)
任务二:感受汉宇魅力(4课时)
任务三:举办汉宇文化节(2课时)
「字有妙趣」汉字文化节
四、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发布:识字打卡,兑换明信片
(一)发布情境任务。
将举办一场汉字文化节,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专属的小展位,展示你认识的字和收集的汉字故事,你可以自己布置,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布置。赶快行动吧!
(二)出示单元学习图景。
1.要做好小展位,大家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呢?出示单元学习思维导图。
2.教师讲解各个学习任务,唤起学生的学习期待。
(三)识字加油站。
1.出示汉字文化节明信片,在汉字文化节当天参与游戏,还可加盖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