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点】第2节-鉴赏诗歌的形象-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pdf
【高考知识点】第2节-鉴赏诗歌的形象-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
第八章诗歌鉴赏
第2节鉴赏诗歌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对
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
“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形象。近年来从考查题型来看,高
考主要从以下三大角度命题:人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鉴赏。
题型一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类是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氓》刻画了
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
边塞的形象。另一类是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
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对其描绘可以是一个神态、一
1/30
第1页共30页第1页共30页
【高考知识点】第2节-鉴赏诗歌的形象-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
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者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等等。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断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读者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进一步补充。
教材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九类人物形象
形象类型举例分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描写了一
忧国忧民,心系社稷
片萧条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
历经磨难,坚持追求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展现诗人不愿同流
合污、执着追求真理的志士形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让我们看到
胸怀宽广,豪放洒脱
一个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吟啸徐行、豪放洒
脱的词人形象.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中我
征战沙场,保家卫国
们仿佛看到了一群英勇作战的战士们,即使战争的艰辛
与磨难,也不能改变他们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寄情山水,热爱田园》],表现了一个归隐田园、从事农耕、热爱田园生活的
诗人形象。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
藐视权贵,傲岸不羁天姥吟留别》),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傲视权贵的品质,
也反映了诗人傲岸不羁、豪放洒脱的性格.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诗人大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发现年华不再,衰鬓先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