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方程或称波方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波动方程或称波方程(英语:wave equation)是一种重要的偏微分方程,主要描述自然界中的各种的波动现象,包括横波和纵波,例如声波、光波、无线电波和水波。波动方程抽象自声学、物理光学、电磁学、电动力学、流体力学等领域。
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如达朗贝尔、欧拉、丹尼尔·伯努利和拉格朗日等在研究乐器等物体中的弦振动问题时,都对波动方程理论作出过重要贡献。
波动方程是双曲形偏微分方程的最典型代表,其最简形式可表示为:关于位置x 和时间t 的标量函数u(代表各点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满足:
这里c通常是一个固定常数,代表波的传播速率。在常压、20°C的空气中c为343米/秒(参见音速)。在弦振动问题中,c 依不同弦的密度大小和轴向张力不同可能相差非常大。而在半环螺旋弹簧(一种玩具,英文商标为 Slinky)上,波速可以慢到1米/秒。
在针对实际问题的波动方程中,一般都将波速表示成可随波的频率变化的量,这种处理对应真实物理世界中的色散现象。此时,c 应该用波的相速度代替:
实际问题中对标准波动方程的另一修正是考虑波速随振幅的变化,修正后的方程变成下面的非线性波动方程:
另需注意的是物体中的波可能是叠加在其他运动(譬如介质的平动,以气流中传播的声波为例)上的。这种情况下,标量u 的表达式将包含一个马赫因子(对沿流动方向传播的波为正,对反射波为负)。
三维波动方程描述了波在均匀各向同性弹性体中的传播。绝大多数固体都是弹性体,所以波动方程对地球内部的地震波和用于检测固体材料中缺陷的超声波的传播能给出满意的描述。在只考虑线性行为时,三维波动方程的形式比前面更为复杂,它必须同时考虑固体中的纵波和横波:
式中:
和 被称为弹性体的拉梅常数(也叫“拉梅模量”,英文Lamé constants 或 Lamé moduli),是描述各向同性固体弹性性质的参数;
表示密度;
是源函数(即外界施加的激振力);
表示位移;
注意在上述方程中,激振力和位移都是矢量,所以该方程也被称为矢量形式的波动方程。
其他形式的波动方程还能在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理论中用到。
目录
?[隐藏]?
1 标量形式的一维波动方程
1.1 波动方程的推导
1.2 初值问题的解
2 标量形式的三维波动方程
2.1 球面波
2.1.1 时间箭头的讨论
2.2 广义初值问题的解
3 标量形式的二维波动方程
4 边值问题
4.1 一维情形
4.2 多维情形
5 注释
6 参考文献
7 参看
8 外部链接
标量形式的一维波动方程[编辑]
波动方程的推导[编辑]
一维波动方程可用如下的方式推导:一列质量为m的小质点,相邻质点间用长度h的弹簧连接。弹簧的弹性系数(又称“倔强系数”)为k:
其中u(x) 表示位于x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施加在位于x+h 处的质点m 上的力为:
其中代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的质点惯性力,代表根据胡克定律计算的弹簧作用力。所以根据分析力学中的达朗贝尔原理,位于x+h 处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式中已注明u(x) 是时间t 的显函数。
若N 个质点间隔均匀地固定在长度L = N h 的弹簧链上,总质量M = N m,链的总体劲度系数为K = k/N,我们可以将上面的方程写为:
取极限 N , h 就得到这个系统的波动方程:
在这个例子中,波速。
初值问题的解[编辑]
一维标量形式波动方程的一般解是由达朗贝尔给出的。原方程可以写成如下的算子作用形式:
从上面的形式可以看出,若F 和G 为任意函数,那么它们以下形式的组合
必然满足原方程。上面两项分别对应两列行波(行与在行动中同音)——F 表示经过该点(x 点)的右行波,G 表示经过该点的左行波。为完全确定F 和G 的最终形式还需考虑如下初始条件:
经带入运算,就得到了波动方程著名的达朗贝尔行波解,又称达朗贝尔公式:
在经典的意义下,如果并且则。但是,行波函数F和G 也可以是广义函数,比如狄拉克δ函数。在这种情况下,行波解应被视作左行或右行的一个脉冲。
基本波动方程是一个线性微分方程,也就是说同时受到两列波作用的点的振幅就是两列波振幅的相加。这意味着可以通过把一列波分解成它的许求解中很有效。
标量形式的三维波动方程[编辑]
三维波动方程初值问题的解可以通过求解球面波波动方程得到。求解结果可用于推导二维情况的解。
球面波[编辑]
球面波方程的形式不随空间坐标系统的转动而变化,所以可以将它写成仅与距源点距离r 相关的函数。方程的三维形式为:
将方程变形为:
此时,因变量ru 满足一维波动方程,于是可以利用达朗贝尔行波法将解写成:
其中F 和G 为任意函数,可以理解为以速度c 从中心向外传播的波和从外面向中心传播的波。这类从点源传出的波强度随距点源距离r 衰减,并且属于无后效波,可以清晰地搭载信号。这种波仅在奇数维空间中存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