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班观察记录:怪异吃饭.doc

发布:2016-12-22约1.88万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班观察记录:怪异吃饭 今天的午餐轮到我看孩子们吃饭。小朋友们都给开始大口大口地吃饭了,可是昊昊却拿着勺子不动,还在碗里转来转去,我提醒他赶快吃饭,不然饭菜都要凉掉了。昊昊看看我,舀了两粒米饭,塞到嘴里,然后又不动了,我再次提醒他,要快快吃哦!可是他看看我,不紧不慢地捣鼓着碗里的米饭。昊昊平时吃饭虽然慢,但是他还是愿意大口大口地吃的,今天是怎么了?我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他摇头;问他不爱吃今天的菜吗,他也摇头。问他到底怎么了,他不声不响。我尝试喂他,他躲躲开不愿意吃。后来配班来了,我吃好饭回来,配班告诉我昊昊很快就把饭菜都吃完了,我很纳闷,问昊昊为什么刚才不吃?他看看我,低下头不说话。 昊昊奇怪的行为让我很纳闷,于是在离园时我和昊昊的奶奶进行了沟通、交流,得知了昊昊今天怪异吃饭的原因。原来昊昊的奶奶担心昊昊在幼儿园挑食、不认真吃饭,于是恐吓昊昊说如果他不吃饭,陈老师就会打人、骂人、把他关起来的。我听了,真是有苦说不出,原来昊昊的奶奶已经在昊昊的心中树立了我“怪物”的形象。 找到了原因,我先是和昊昊的奶奶交流,让她知道这种恐吓的行为对孩子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对孩子的缺点应该从正面进行教育,以鼓励的表扬的方式来引导幼儿正确的用餐习惯。其次,我找到昊昊,和他好好地谈了一下心,在和昊昊的谈话过程中,我了解到昊昊其实有点小叛逆,恐吓的方式对他不起作用的,反而让有了逆反的心理,做出了比之前更不好的举动。交流中,我告诉昊昊,如果每次他都能又快又干净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我就奖励一个小苹果贴纸和一粒糖给他,他很开心。第二天他做到了,也拿到了自己的奖励。隔天,他奶奶告诉我,昊昊晚上回家吃饭也很乖,并告诉家人老师说他“你真棒!”显得非常开心!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教案与教材分析 整体内容分布:数与代数 统计与概率。1.分数乘法 统计――扇形统计图。2.分数除法 数学思想方法。3.百分数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空间与图形 综合应用。1.位置 1.确定起跑线 2.圆 2.合理存款 第一单元 位置 一、教学内容 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编排特点 1.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教材在编排上不但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了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 例如,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又如,练习一中的第6、7题,联系图形的平移及方位的知识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有定综合性的问题,加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内容的理解,体会这些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2.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材为学生呈现了丰富的生活情境。例如,联系国际象棋的棋盘,让学生确定棋子的位置;通过呈现地图册中的某一页,让学生了解在地图册中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四、具体编排 共安排2个例题。 例1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例2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1.例1。 编排思想: 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通过让学生找出坐在第二列、第三行的张亮同学,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又给出了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建议: 要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 要使学生明确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2.例2。 编排思想: 教材通过呈现在动物园示意图上确定各场馆位置的情景,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 通过给出用数对表示大门的位置,及让学生找出其他场馆的位置,使学生明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让学生应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表示另外3个场馆的位置,使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 教学建议: 让学生观察这幅动物园示意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