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内酰胺类抗生素〔11口腔〕.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Chapter 39 ?-内酰胺类抗生素 Beta-lactam Antibiotics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教学目标) 1. 根据青霉素G的抗菌机理,解释其作用特点。 2. 试述青霉素G的首选适应症、主要不良反应 及防治措施。 3. 列举半合成青霉素分类、代表药及主要用途。 4. 比较四代头孢菌素的主要特点及用途。 The structure of β - lactam antibiotics contains a β – lactam ring. 1. 青霉素类 Penicillins 2. 头孢菌素类 Cephalosporins 3. 非典型的β –内酰胺类 4.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 发现者: 弗莱明( 1928 ) 临床前研究: 弗罗里、 钱恩 ( 1939 ) 临床使用时间: 二战时期 临床首次使用地点 : 美国 Fleming, Florey and Chain shared the 1945 Nobel prize f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 for the discovery of penicillin and its curative effect in va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1 青霉素类 Penicillins Alexander Flemming in his laboratory 青霉素Penicillins 天然青霉素 Natural Penicillins 半合成青霉素Semisynthetic Penicillins 一、天然青霉素 Natural penicillins β- 内酰胺酶的作用点 酰胺酶作用点 6 - 氨基青霉烷酸 (6- APA) 青霉素G Penicillin G (苄青霉素 Benzylpenicillin ) 【Pharmacokinetics】 1.不耐酸 2.广泛分布 :炎症时可透过BBB,进入CSF 3. 原形肾排 4. 长效制剂: 普鲁卡因青霉素 【抗菌谱及临床用途】 Antibacterial Spectrum &Clinical Uses G+球菌: 金葡菌: 疖、痈、败血症 链球菌: 咽炎、扁桃体炎、心内膜炎 蜂窝组织炎、猩红热等 肺炎球菌:大叶性肺炎、中耳炎等 G+杆菌: 白喉、破伤风、炭疽 G-球菌: 脑膜炎双球菌:流脑 淋球菌:淋病 螺旋体 : 梅毒、钩端、回归热 放线菌:放线菌病 合用抗毒素血清 【Mechanisms of action】 作用机理 P 382 作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s )(转肽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杀菌 【Characteristics 】(特点) 1. 繁殖期杀菌 2. 对G+菌的作用>G-菌 3. 对人和动物毒性小 1. 产生水解酶: β –内酰胺酶 2. 改变PBPs 【Mechanism of resistance】(耐药机理) 【 Adverse reactions 】 1.过敏反应(Allergic reactions) 青霉噻唑、青霉烯酸、6-APA聚合物 (1)皮肤过敏和血清病样反应 (2)过敏性休克: 呼吸困难:喉头、支气管水肿、痉挛 循环衰竭:BP↓、脉搏细速、发绀 CNS (-) :脑缺氧、昏迷 防治(Prevention & Treatment) 问 : 过敏史 试 : 皮试 :首次、间隔>24小时、更换批号 观察 :皮丘大小、病人情况, 30min 一问、二试、三观察、四抢救 抢救 : Adrenaline: 首选 升压、强心、解除呼吸困难 糖皮质激素(GCS): hydrocortisone H1-receptor blockers 青霉素G缺点 : 1. 不耐酸, 不能P.O; 2. 不耐酶, 易耐药; 3. 谱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