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想政治课中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模式.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职业教育】
高职思想政治课中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模式
张 清 ,马 晶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
摘要:在高职思想政治课中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此模式的教育 目标是帮助
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活的适应能力;教育原则是 自主性建构、民主平等、知行统一;教育内容
是以人的尊严和劳动的尊严为中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方法是 “知晓一理解一评价一行动”四步循环教学法。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_O178—03
一 、 高职思想政治课 中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地,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
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 该系列课程的重要 目标之一。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是通
的人才培养 目标。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 过适当的教育方法促进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念的形成,提
一 直非常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然而,单纯注重学生专业 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思想理论教育与职业价值观教育
技能提升的培养模式所带来的教育效果却并非人们预期的 都是对学生观念的塑造和完善,在 目标指向上具有同向
那么美好。当学生求职时或进入职场后,许多用人单位对学 性。而且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基本组成部分,思想政治
生都有这样的共识:技能有余,职业素养不足。学生对工作 课在教学内容上也涵盖了职业价值观教育,思想理论教育
意义认识偏差、缺乏责任感、职业规划意识淡漠、同事关系 与职业价值观教育在 目标上的同向性和思想理论教育对
不融洽、创新观念薄弱等情况的出现降低了学生的整体职 职业价值观教育在内容上的包容性为在思想政治课中进
业素质,影响了学生就业的质量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天然的平台。
出现这些情况源于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注重 基于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缺位或弱化的现状以
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忽略了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职业 及思想理论教育与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密切联系,我们期望
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职业期望,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方向的 探索出一个在高职思想政治课中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
选择,决定着人们就业后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绩效水平,在 新模式。我们建立的教育模式期望达到的目标是在遵循职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职业发展。基于职业价值观在职 业价值观教育规律及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对
业生活中的重要功能,注重对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塑造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变革,通过
理应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 目标之一。但在实际的 体验式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学生对
办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不少高职院校在此方面都没 职业生活的适应能力。
有强烈的意识。许多高职院校没有专门开设关于职业价 2006年,由国际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亚太地区网络编
值观的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只是零散地存在于思想品德 著、卢德斯 ·R奎·苏姆宾和卓依 德· ·利澳主编、余祖光翻
课程、就业指导课程或选修课中。职业价值观教育缺位或 译的 《学会做事——在全球化中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
弱化,其在学生整体职业素质中的短板效应便体现出来 观》(以下简称 《学会做事》)出版。该书强调了价值观教育
了。 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并提供了操作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 “两课”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