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题版.pdf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题
第一单元:听话的电磁铁
一.填空
1、利用电流产生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
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的导线能吸引小磁针。他
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小磁针,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断开电源后小磁
针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说明电流能产生磁。他是第一个发现电与
磁之间关系的科学家。
3、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
4、制作电磁铁需要的材料有导线、电池、铁钉。
5、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是,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磁性消失。
6、串联在电路中电池的节数越多、线圈的圈数越多、铁芯越粗、电
磁铁的磁力越强。
7、实验证明:改变电流强弱、线圈圈数、铁芯粗细都可以改变电磁
铁的磁力。
8、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它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
9、线圈的缠绕方向改变后,电磁铁的磁极就会发生变化。
10、电磁铁的磁极的变化与线圈的缠绕方向、电池的正负极有关。
11、电磁铁与磁铁相比的优点是磁极方向和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12、高速、平稳、安全的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磁铁的作用,使车身悬
浮在铁轨上,是21世纪人类理想的交通工具。13、我国上海
的磁悬浮列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线路。美国正在
研究设计的真空磁悬浮倍。20万千米,是音速的近2.25,最高时速
为”行星列车“列车又称为
14.制定研究计划要思考实验方法,需要的材料,实验步骤等等
15.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
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
二.选择
1、电磁铁是利用()产生磁性的装置。
A、磁铁B、铁钉C、电流
2、在通电条件下具有磁性的装置叫做()A、磁铁B、
电磁铁
3、下列()替代电磁铁中的铁钉后,不能吸住回形针。
A、铜棒B、钢棒C、木棒D、铝棒
4、制作电磁铁时,应将线圈()绕在铁芯上。
A、按照相同的方向B、按照不同的方向
5、用()可以加大电磁铁的磁力
A、增加线圈的圈数B、改变线圈的绕向C、加大电流D、调换
线圈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
6、下面不能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做法是()
A、减少线圈匝数B、增加串联电池数C、既增加线圈匝数,
又增加串联电池数
D、既改变线圈绕向,又改变导线两段与电池正负极的接触
7、电池数目相同,线圈缠绕匝数多的电磁铁磁力()线圈缠绕
匝数少电磁铁
、小于C、等于B、大于A.
8、线圈缠绕匝数相同,串联两节电池的电磁铁的磁力()一节
电池的电磁铁的磁力
A、大于B、等于C、小于
9、制作电磁铁时,同是钉子帽或钉子尖的一端,磁极有时会不同,
可能是()
A、线圈两端连接电池正负极的不同B、线圈的圈数不同C、线圈
的绕向不同D、电池的节数
10、电磁铁也有()A、南极B、北极C、阳极D、阴极E、
正极F、负极
11、可以利用()来检验电磁铁的两极。A、磁铁B、指
南针C、铁块
12、有的电磁铁吸起的铁片多,有的电磁铁吸起的铁片少,这说明电
磁铁的()是不同的。
A、南北极方向B、磁力大小
13、电磁铁能控制磁性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