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pdf

发布:2024-03-17约5.0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古诗词三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课所编

排的内容是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和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三首诗词组成。这三首诗词都是描绘农村生活景

象的,但描写的景象各有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各有差异。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农村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

馨,受到美的熏陶。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重点,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自学为主,方法引路。

我认为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除了要学会字词句的意思,还要学习学习古诗的

方法,为以后的古诗学习做铺垫。于是,在课堂预设中,我想大胆“放”手让学

生借助注释,自主质疑,协作解疑,了解古诗的大意。然后在交流中巧妙地引

导,在疑惑处启发,思维阻塞处疏导,词句关键处点拨,让学生在众多信息交

流中,疏通整首诗的意思。在实际的讲课环节中,我发现学生已经学会了掌握

运用注释理解古诗的方法,感到很欣慰。

(二)反复朗读,想象体会意境。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总是给出学生意境,让学生去领会诗歌的意境,在这

节课中我打算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意境并说出意境。于是,在讲课中我注重让学

生反复读,读后说感受,在小组内交流古诗词的意境,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讲自

己的读后感受,小组长汇总,各个小组在汇报交流,在交流中互相补充,学生

对古诗词意境体会更深刻,再加上后面的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

中再次感受诗歌意境,理解得更透彻。

二、成功之处

这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有两个:

(一)教给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我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

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运用已知的方法去学习别的诗歌。

(二)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古诗词,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古诗词的意思,并让学生

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其他学生来回答,老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

三、不足之处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没有参与到小组讨论,说明上课没有照顾

到个别学生,以后会多鼓励这样的学生。其次,学生上课中的精彩发言没有及

时给予个性表扬,只是运用“很好”这个公式话的语言来应对,这点以后也要

改正。再次,没有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这三首诗词,下次应注意。最后,

整节课没有涉及写的环节,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好的句子处用语言来扩写,

来体会古诗词的精妙特点。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启发谈话:你们觉得农

村生活怎么样呢?你是否羡慕城市的繁华生活?你是否想离开城市去郊外呼吸

新鲜空气?学生回答,接着我引出课题,看古代的诗人、词人是怎么看待农村

生活的,进入课题。在初读感知后,让学生谈谈读完古诗词的体会,结合课本

词语注释,让学生小组学习古诗词,在小组内谈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并找小

组代表进行表述诗歌内容。所有诗歌都学完之后再进行比较阅读,看同样是写

农村生活,诗人的写法和表达有什么区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最后拓展

描写农村的诗句,让学生进行积累,为以后的内容积累诗歌打下基础。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成功之处有以下方面:

1.注重诵读指导。诵读的自然在于各个学习时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读,读出质

量。初读时要读,指名读,听读,齐读,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理解

诗句时要读,默读,落重音读,把停顿读正确,把节奏读正确;吟诵时要读,

配乐读,看图诵读,把诗意读出来,把情感读出来。

2.图文结合,读中理解诗意,悟出诗情。图文结合讲求自然,切忌牵着学生

的鼻子走,在需要帮助时引导学生看看图,在部分学生关注时一起分享“成果”

来看看图学一学;感受诗情讲求自然,诗人有诗人的情,读者有读者的情,时

空不同,老少有异,只要个性的理解来自于对诗意的正确把握,来源于学生的

心灵深处,一切情皆可融入那明艳的“暮春扑蝶图”中。

不足之处:

在朗读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

今后应该多联系生活,谈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