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与波波动光学练习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6振动与波、波动光学练习题
选择题
1 一物体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在(T为周期)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 [ ]
2 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相同、周期相同,第一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当第一个质点从相对平衡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正在最大位移处,则第二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 ]
3一质点沿y轴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从t = 0时刻起,到质点位置在x = -2 cm处,且向x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 ]
4 已知两个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相位比的相位 [ ]
5题图 7题图
5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质点由平衡位置向X轴正方向运动时,由平衡位置到二分之一最大位移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 [ ]
6 在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波源不动时,波源的振动周期与波动的周期在数值上是不同的,
(B)波源振动的速度与波速相同,
(C) 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的振动相位总是比波源的相位滞后,
(D) 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的振动相位总是比波源的相位超前。
7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角频率为,波速为u 。设时刻的波
形如图所示,则该波的表达式为: [ ]
8 当机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一媒质质元的最大变形量发生在 [ ]
(A)媒质质元离开其平衡位置最大位移处,
(B)媒质质元离开其平衡位置处,
(C)媒质质元在其平衡位置处,
(D)媒质质元离开其平衡位置A/2处(A是振动振幅)。
9 如图所示,两列波长为的相干波在P点相遇,点的初相位是,到P点的距离是;点的初相位是,到P点的距离是,以k代表零或正、负整数,则P点是干涉极大的条件为 [ ]
9题图 10题图
10两相干波源 和相距(为波长),的相位比的相位超前,在,的连线上,外侧各点(例如P点)两波引起的两谐振动的相位差是: [ ]
11在同一媒质中两列相干的平面简谐波的强度之比是则两列波振幅之比是
12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某一瞬时,媒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 [ ]
(A)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动能为零,势能为零。(C)动能为最大,势能最大。
(D)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13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如图所示,若薄膜的厚度为e,且n1 n2 n3 ,λ1为入射光在n1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为
14 如图a所示,一光学平板玻璃A与待测工件B之间形成空气劈尖,用波长λ= 500 nm (1 nm = 10-9 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看到的反射光的干涉条纹如图b所示。有些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右边条纹的直线部分的切线相切。则工件的上表面缺陷是
(A)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500nm。(B)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250nm。
(C)不平处为凹槽,最大深度为500nm。(D)不平处为凹槽,最大深度为250nm。
[ ]
15 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放入一片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薄膜后,测出两束光的光程差的改变量为一个波长λ,则薄膜的厚度是
16 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若减小缝宽,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央明条纹
(A)宽度变小;(B)宽度变大;(C)宽度不变,且中心强度也不变;(D)宽度不变,且中心强度变小。 [ ]
17 一束白光垂直照射在一光栅上,在形成的同一级光栅光谱中,偏离中央明纹最远的是
(A)紫光,(B)绿光,(C)黄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