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比例分配_0.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按比例分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填空
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口答应用题
六年级班和二年级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口答:100÷2=50
2.教师提问
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怎么分?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
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3.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
二、讲授新课
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教师提问
1.分谁?
2.怎么分?
3.求的是什么?
思考:由“如果按3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
1.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二年级的 倍
2.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六年级的
3.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
4.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
… …
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解答例题,并说一说怎么想的?
方法一:
3+2=5 100÷5=20 20×3=60 20×2=40
方法二:
3+2=5? 100× =60100× =40
方法三:
100÷=60 60× =40或100-60=40
方法四:
100÷=40? 40× =60或100-40=60
比较思路:这几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1.说说第二种方法的思路?
求出总份数
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答.
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检验?
1.两个班级的面积相加,是否等于原来的总面积.
2.把六年级和二年级的面积化成比的形式,化简后的结果是不是等于32.
练习
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教学例3?
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1.讨论:这道题与前面所做的题有什么区别?
分配什么?按照什么来分?
怎样计算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2.学生独立解题
三个班的总人数:47+45+48=140
一班应栽的棵数:280× =94
二
班应栽的棵数:280× =90
三班应栽的棵数:280× =96
答:一班、二班、三班各应栽94棵、90棵、96棵.
小结
1.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已知总数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2.怎么解答?
先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3.我们把具备上述特点,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板书:按比例
4.教师提问:分谁?怎么分?
板书: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三、巩固练习
六年级班共有42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4,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5∶4.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
1.还是按比例分配问题吗?
2.如果是四个数的连比你还会解答吗?
判断
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73,求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
7+3=10?? 2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