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docx
4.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4.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为主题,旨在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运算,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数的感、符号意识和几何直观,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提升学生模型建构与数学运算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整数加减法运算基础,对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理解,但小数运算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较高,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抽象的小数概念感到困惑。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和归纳能力,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学习风格上,学生偏好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对具体实例和游戏化学习方式较为接受。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小数加法和减法时,可能遇到以下困难:(1)对小数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区分小数点位置;(2)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如进位和借位;(3)对于复杂的小数运算缺乏信心,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学中需注重直观教学,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建立小数概念,并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实物教具(小数点标记卡片、计数器等)、电子白板、计算机
-课程平台:数学教学软件或在线教育平台
-信息化资源:小数加减法教学视频、在线练习题库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图片、小数加减法计算练习纸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使用钱的时候,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小数的情况?”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数加法和减法实例,如购物找零、测量长度等。
简短介绍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强调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小数加法和减法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包括小数点位置和小数位数的概念。
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展示小数点位置和小数位数的对应关系。
三、小数加法和减法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小数加法和减法案例进行分析,如长度、重量、面积的测量。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计算过程,包括小数点对齐、逐位相加或相减、进位或借位。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如何计算商品总价或折扣后的价格。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具体的小数加法或减法问题。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尝试解决问题,鼓励不同观点的交流和碰撞。
每组记录讨论过程和结果,准备向全班展示。
五、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问题、解题思路和计算过程。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强调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关键步骤。
六、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小数加法和减法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案例分析。
强调小数加法和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
目标: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独立计算能力。
过程: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小数加法和减法练习题。
作业中包含不同难度级别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教学反思
目标: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过程:
课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疑惑。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生活中的小数》阅读材料,介绍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烹饪、建筑设计、气象预报等。
-《小数的世界》科普书籍,介绍小数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数学中的地位。
-《小数加减法的趣味应用》案例集,通过趣味故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小数加减法。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