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诗经》.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选.《诗经》 一、〔毛诗序论诗〕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风: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兴废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大雅。 颂: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如《卷耳》首章四句: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如《北门》首章。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如《桃夭》、《柏舟》、《墙有茨》。 二、《诗》的流传 诗经过秦火,至汉复传,有齐、鲁、韩、毛四家(齐有辕固,鲁有申培,燕有韩婴,鲁有毛亨)。四家之诗说解及原文多有出入,今三家皆亡,以其“多采杂说与仪礼、论语,孟子、春秋内外传论诗往往不合”(陈奂《诗毛诗传疏》序),毛传独存,解义独精。 三、《诗》的注家 毛亨传; 郑玄笺; 孔颖达疏《五经正义·毛诗正义》。 朱熹《诗集传》. 陈奂《诗毛氏传疏》。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高亨《诗经今注》。 《卷耳》(p474) 篇旨:毛传: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陂私谒之心,朝夕思念至于忧勤也。 朱熹:后妃自作于文王朝会征伐之时,羑里拘囚之日。不可考。 今义:怀人之作(想象丰富)。 词义 (1)采采:采了又采。形容词迭用。与迭音词不同。如“关关”。《芣苢》文中“采采”与此同。毛传:采采,非一辞也,同形异类,应注意区别。毛传: “忧者之兴也”。亦即采菜以取忧为兴。 (2)周行:《荀子·解蔽》:“顷筐,易满也,卷耳,易得也,然而不可以贰周行。”故曰:“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毛传》:行,列也。思君子,官贤人,置周之列位。朱熹:大道也。寘:毛传:置也。朱熹:舍也。 (3)崔嵬:土山之戴石者。虺隤:马罢不能登高之病。 (4)金罍:韩诗:大夫器也。天子以玉,诸侯大夫皆以金、士以梓。毛传:酒器也。人君黄金罍,刻为云雷之象,以黄金饰之。 问题:A、谁用的酒器为金罍? B、罍从畾声有无语源关系? (5)维:通帷、唯,发语词。 (6)高冈(见母)、玄黄(匣母),皆双声联绵词。玄黄:毛传:玄马病则黄。拆骈为单。 (7)兕觥:毛传,角爵也。以兕角为之,故名。 孔颖达引韩诗说: 一升曰爵,爵,尽也,足也。 二升曰觚,觚,寡也,饮当寡少也。 三升曰觯,觯,适也,饮当自适也。 四升曰角,角,触也,饮不能自适,触罪过也。 五升曰散,散,讪也,饮不能自节,为人所谤讪也。 觥大七升,罚有过,一饮而尽。 总名曰爵,其实曰觞,觞者,饷也。觥亦五升,所以罚不散,觥,廊也,所以着明之貌,君子有过,廓然著明,非所以饷,不得名觞。是觥作饮器,乃为罚酒开怀畅饮,一饮而尽。 (8)砠(ju),说文:石戴土也。 引诗作“山且”,异体,义近形符换用。 (9)云:用于句首、句中、句末,多为语词。如: 《雄雉》:“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雨无正》:“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荡》:“池之竭矣,不云自频;泉之竭矣,不云自中。” 《正月》:“洽比其邻,婚姻孔云”。 《何人斯》:“伊谁云从?维暴之云”。 【押韵:每章押韵,章章换韵。】 《桃夭》(p475) 篇旨: 毛传: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 朱熹:文王之化,自家而国,男女以正,昏姻以时,故诗人因所见以起兴,而叹其女子之贤,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 今义:高亨:女子出嫁时唱的歌。 程俊英:贺新娘的诗。(新婚贺辞) 词义 (1)夭夭:毛传,其少壮也。(指桃树。)兴女子少壮。陈奂疏:花喻色,(妇色),实喻德(妇德),叶喻形体(妇容,仪表),语义描写三个方面。教材注:花,实(果实)。叶:树叶茂盛,语意有延伸。 (2)之子:毛传:嫁子也。陈奂:之犹是也。毛传随文训也。 (3)于:毛传,往也。实乃动词词头。又如:“燕燕于飞”,义同。归:妇人谓嫁曰归。《周礼》仲春令会男女。说文:从妇省,tui声。女子家也。 (4)室家:《孟子· 滕文公》:“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左传·桓十八年》:“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 〔案〕此家室互言也;浑言之室亦家也。女子找归宿,所以称出嫁,男子娶媳妇,所以充内室。故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又《周礼》“三十曰壮,有室”。 (5)蕡,说文作葩,台木实也(大麻的果实)。与坟同源,有大之义。句意为:其实蕡然大也。 (6)宜其家人句:毛传:一家之人尽以为宜。陈奂云:“此逆辞释经之例。传不与上二章同训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