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诗经 (三).ppt

发布:2018-06-21约3.18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的现实精神 第一,《诗经》中的诗歌,绝大多数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几乎不存在凭借幻想而虚构出的超越于人间世界之上的神话世界,不存在诸神和英雄们的特异形象和特异经历,有的是关于政治风波、春耕秋获、男女情爱的悲欢哀乐。这对中国古代文学题材内容产生了影响。 第二,《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它奠定了中国诗歌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 第三,在总体上, 《诗经》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其意义虽主要在于要求维护合理合度的统治,给予人民以较为宽松、可以维持生存的条件,但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当然是有价值的。 句法结构和语言特色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作为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和比较简单的。这种形式在后来的辞赋、颂、赞、诔、箴、铭等韵文文体中,运用得很普遍。 《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抵是形容词性质,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清新美丽的自然。 《诗经》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就是比喻之意。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触物兴词,客 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赋、比、兴 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 诗人的情感。 赋的手法 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 赋中用比,或者起兴后再用赋,在《诗经》中是很常见的。 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兴都是为表达本事和抒发情感服务的,在赋、比、兴三者中, 赋是基础。 比的手法 《诗经》中有整首都以拟物手法表达感 情的比体诗,更多的则是一首诗中部分运用比的手法,如《卫风·硕人》。《召南·野有死麕》则不从局部比喻,而以“有女如玉”作比。 以具体的动作和事物来比拟难言的情感和 独具特征的事物,在《诗经》中也很常见。如“中心如醉”、“中心如噎”,以“醉”、“噎”比喻难以形容的忧思。 《诗经》中大量用比,表明诗人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够以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再 现异彩纷呈的物象。 《卫风·硕人》之第二章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兴的手法 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和《桃夭》。 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第四节 历代《诗经》学研究 《毛诗故训传》 简称《毛传》,30卷,一般认为大毛公(毛亨)所作。毛亨,秦汉间人,生卒不详。相传其诗学传自荀卿,西汉初期开门授徒,所著《诗故训传》传之赵人毛苌(小毛公),为“毛诗学”的开创者。 本书以解释字义为主,章句训诂,大抵采用先秦学者的意见,取自先秦群籍,渊源有自,是研究《诗经》的重要文献。 在训诂体例方面,或统释全篇于首章,或统释全篇于末章,或明假借,或释虚词,或以今语通古语,或以今义通古义。在“赋、比、兴”三体之中,独标“兴”体,用以阐明诗篇的语言特点,帮助读者领会诗义。但往往从封建伦理道德出发,对一些诗篇的主旨有所歪曲。 《毛诗序》 齐、鲁、韩、毛原均有序,但三家已亡,唯《毛诗序》传世,有“大序”、“小序”之分:列在各诗之前、解释各篇主题者称“小序”;在首篇《关雎》“小序”之后,从“风,风也”句始,概论全经的大段文字为“大序”。 《诗序》的作者,历来众说纷纭。今人一般认为非一人一时之作,卫宏可能是最后的集录、写定者。 《诗序》中提出了“六义”、“正变”、“美刺”等说。 《诗大序》对于诗与志、志与情的关系以及诗歌的艺术特征、社会功能提出了精深的见解。 《小序》对《诗》作了不少穿凿附会的解释,但毕竟是先秦至汉代儒家诗说的总结,有些可与其他古籍相印证,确有依据,应当区别对待。 诗言志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