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2课 栩栩如生——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说课稿-2023-2024学年清华版(2012)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docx
第三单元《第12课栩栩如生——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说课稿-2023-2024学年清华版(2012)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思路紧扣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材,以“第三单元《第12课栩栩如生——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为切入点,结合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兴趣,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幻灯片切换效果的基本设置方法。通过设置富有创意的幻灯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信息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学习幻灯片切换效果,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在表达和展示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创造个性化的幻灯片设计,提升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同时,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掌握幻灯片切换效果的种类和基本设置方法;
②学会根据演示内容选择合适的切换效果,增强幻灯片的视觉效果。
2.教学难点,
①理解不同切换效果对演示节奏和观众感受的影响;
②创意地运用切换效果,使幻灯片更具吸引力,并能与演示内容相协调;
③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幻灯片的切换效果设置,确保演示的流畅性。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笔记本电脑
-课程平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幻灯片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切换效果示例库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演示文稿、互动式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一组精美的PPT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如何增强演示的吸引力。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使用幻灯片时,是否注意到切换效果的重要性?”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让我们的演示更加生动有趣。”
2.讲授新知(20分钟)
-①演示如何打开幻灯片制作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的演示文稿。
-②讲解幻灯片切换效果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如淡入淡出、擦除、飞入飞出等。
-③展示切换效果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选择幻灯片、设置切换效果、调整切换速度和声音等。
-④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预览和调整切换效果,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设置过程。
-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演示内容选择合适的切换效果?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份演示文稿,并设置至少两种不同的切换效果。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设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切换效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的重要性。
-回顾不同切换效果的种类和设置方法,提醒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注意与演示内容相协调。
5.作业布置(5分钟)
-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一份包含至少五张幻灯片的演示文稿,并设置多种切换效果。
-鼓励学生在家里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的演示文稿,收集反馈意见。
-下节课将组织一次演示文稿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
知识点梳理
1.幻灯片切换效果的基本概念
-幻灯片切换效果是指在幻灯片从一张切换到另一张时所产生的视觉效果。
-常见的切换效果包括淡入淡出、擦除、飞入飞出、溶解等。
2.幻灯片切换效果的种类
-标准切换效果:预设的切换效果,如淡入、擦除等。
-自定义切换效果:用户自定义的切换效果,包括动画效果、声音效果等。
3.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步骤
-选择需要设置切换效果的幻灯片。
-在“动画”选项卡中,选择“切换到此幻灯片”。
-选择合适的切换效果。
-调整切换效果的速度和声音。
-预览切换效果,确保满意。
4.切换效果与演示内容的关系
-切换效果的选择应与演示内容相协调,避免过于花哨或单调。
-适当的切换效果可以增强演示的节奏感和吸引力。
5.切换效果的预览与调整
-在设置切换效果时,可以通过预览功能查看效果的实际呈现。
-根据预览结果,调整切换效果的速度、声音和其他参数。
6.切换效果的创意运用
-创意地运用切换效果,可以使演示文稿更具个性化和艺术感。
-可以尝试组合不同的切换效果,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7.切换效果的团队协作
-在团队协作完成演示文稿时,合理分配切换效果的设置任务,确保演示文稿的整体协调性。
8.切换效果的实践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演示场合和受众特点,选择合适的切换效果。
-注意切换效果的运用不应影响演示文稿的阅读和传达效果。
9.切换效果的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使用切换效果,以免分散观众注意力。
-选择与演示内容相匹配的切换效果,避免使用与主题不协调的效果。
-注意切换效果的过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