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概论.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教材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统计的意义
第二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社会经济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 关系
第四节、国民经济统计研究范围
第五节、社会经济统计学几个基本概念;第一节、统计的意义;一.统计的涵义;二.统计的特点;三.统计的作用;第二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社会经济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四节、国民经济统计研究范围;第五节、社会经济统计学的 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二.标志与变量;三.统计指标;四.统计指标体系;五.流量与存量;练习题;第二章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笫一节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笫二节、统计数据资料搜集 ——统计调查;二、统计调查种类;2.抽样调查
概念:随机原则
抽取样本观察
推算总体指标
特点: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提高资料的时效性
;3.统计报表
概念:统一规定,自下而上
分类:全面报表、非全面报表
月报、季报、年报
内容:表式(主体)、填表说明
;4.重点调查
概念: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
进行的非全面调查。
特点:节省人力、财力;
只了解基本情况,而非准确数据。
组织形式:专门组织;统计报表;5、典型调查
概念:有意识地选择典型单位
特点:灵活机动
受主观认识影响
作用:补充
验证
必须与其他调查结合起来使用;三、统计数据资料搜集方法;笫三节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笫四节统计数据资料整理;二 .统计数据资料整理的内容 ;2.对次级资料的检查与整理; 笫五节、统计分组;统计分组;一、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二、统计分组方法;三 、编制次数分布数列;四、统计分组标准与 常用的分组;笫六节统计表;二 、统计表的设计;2.已知15名职工的资料如以下表中;.;.;.;.;.;第三章、综合指标;笫一节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概念与作用二、总量指标的种类;1.总量指标按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分;笫二节相对指标;一、相??指标概念与作用二、相对指标种类及计算方法;三、计算运用相对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笫三节平均指标;一、平均指标概念与作用;二、算术平均数;三、调和平均数;组别;四、几何平均数;五、众数六、中位数;七、应用平均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笫四节标志变异指标;2.全距;3.平均差;2.平均差计算方法;4.标准差;交替标志标准差;第四章时间数列;笫一节时间数列的概念、种类与编制原则;1总量指标时间数列;;3.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笫二节时间数列指标;一、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二、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三、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笫三节时间数列指标;一.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二平均发展速度与 平均增长速度;笫四节时间数列变动分析;一.影响时间数列变动趋势分析;二.长期发展趋势分析的任务;三.长期发展趋势分析的方法;2、移动平均法;3方程法;4季节变动分析;.;第五章指数;笫一节指数的概念、种类;一.指数的概念二.指数的种类;笫二节综合指数;笫三节平均指数;笫四节指数体系及因素分析;二.指数因素分析;三.指数因素分析法的步骤与方法;第五节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笫六节几种常用价格指数;一、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某市2006年商品零售价格资料,试求食品商品物价指数;.;二、股票价格指数;第六章抽样推断;第一节抽样推断一般问题;一.抽样推断的概念二.抽样推断中的基本概念;一.抽样推断的概念二.抽样推断中的基本概念;三.抽样推断的特点;第二节抽样误差;三、抽样极限误差的概念;第三节抽样估计;第四节抽样的组织形式及抽样方案设计;.;P199 8题;.P200 习题第10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