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实践报告.doc

发布:2017-07-27约1.71万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实践报告 国民经济 概论 实践 统计 报告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2016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篇一: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小结 第一章 总论 统计的涵义 一、统计的涵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科学。 二、统计三种涵义的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提供的,是统计活动的成果;统计学对统计活动起着指导作用;统计活动 是基础,是源;没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就无从提出;没有活动,统计科学也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 统计的特点 一、统计的特点:数量性(基本特点,具体的、密切联系事物质的量);总体性。 统计的作用 一、统计的作用:从宏观上,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从微观上,是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依据;日常生活中,可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第二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统计学产生的两条路线:政治算术-社会经济统计;概率论-数理统计(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 政治算术-社会经济统计 一、政治自述学派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和约翰·格朗特。 二、威廉·配第的代表作《政治算术》,为以后的经济统计的发展开拓了道路;约翰·格朗特的代表作《对死亡表的自然 观察和政治观察》,为人口统计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三、17世纪中叶的政治算术学派是统计学的开端。 四、1790年英国进行了第一次的人口普查。 第四节 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 国民经济的概念 一、国民经济的概念:国民经济是由各行各业构成的,是各部门的总和。 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 一、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全部国民经济活动。 二、国民经济统计学研究的特点:范围的广泛性;着重从宏观角度出发。 第五节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重点) 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一、“统计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二、统计总体的特点:是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的;是客观存在的;所有的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同一性质。 三、“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标志与变量 四、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如性别、年龄)。 五、标志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分为数量标志(能用数量表示的)和品质标志(不能用数量表示的)。 六、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 七、变量按其数量是否连续,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八、离散变更是指变量的值只能是整体不能出现小数,否则为连续变量。 统计指标 九、统计指标的概念:统计指标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在统计中占有中心地位。 十、统计指标的要素:空间范围、时间限制、指标的名称、指标数值、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 十一、 统计指标的分类: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分为时点指标(相加无意义)和时期指标(相加有意义);按其 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绝对数)和质量指标(相对数,如密度、比率);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分为实物指标(以实物单位计量的指标,如米、公斤、台)和价值指标(以货币单位计量)。 统计指标体系 十二、 “统计指标体系”的概念:是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能够全面反映统计对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互相联系的一 套指标。 十三、 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按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宏观指标体系和微观指标体系);按内容的不同(国民经济体系、 社会指标体系和科学技术指标体系);按作用的不同(基本指标体系和专题指标体系)。 流量与存量 十四、 “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内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的数量。 十五、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 十六、 流量与存量的关系:有些经济现象流量与存量是相对应而并存的,有流量必然有存量;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 而没有相对应的存量;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流量与存量是相互影响的;两个存量或两个流量的对比,或者一个流量与一个存量的对比,计算得到的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则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 第二章 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 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渠道 (一)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一种是通过直接的调查获得的原始数据(直接来源,第一手或直接的统计数据);一 种是别人的数据(第二手或间接的统计数据)。 统计资料的间接来源 (二)统计数据资料的间接来源主要来自于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或公开报道的各种出版物。 第二节 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的概念和意义 (三)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统计数据资料的过程。 统计调查的种类(重点) (四)统计调查的种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