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及正比例反比例教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师一对一个性化教案
学生姓名年级 六年级科目数学授课教师日期时间段课时授课类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 1、理解比例的意义。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难点及考点分析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难点: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说说什么是比。
2、回忆比各部分的名称。
3 : 2 或 eq \f(3,2)
( )( )( ) ( )
3、回忆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 )的数,( )除外,比值不变。
4、求比值:
0.9:3.6 eq \f(3,4) : eq \f(1,5) 9 :27
【问题导入】
1、结合教科书的内容。已知操场上国旗长2.4m,宽1.6m。教室里国旗长60cm,宽40cm,求出学校两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
操场上国旗的比值: 2.4:1.6=
教室里国旗的比值: 60:40=
根据所求出的比值,可以发现这两个比的比值( )。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两个比用“=”连接,写成一个等式,即2.4:1.6=( ):40 或 eq \f(2.4,1.6) = eq \f(60,( ))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 ( )。
重点提示:比例时,组成比例的两个比既可以写成带比号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读法相同。
2、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eq \f(1,3) : eq \f(1,4) 和 8:6 16:4和72:18
3、小结: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要看它们的比值是不是( )。若比值相等,则能组成( );若比值不相等,则不能组成( )。
4、典型例题 用2,4,8和16组成不同的比例。
思路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这4个数写成两个数的乘积等于另外两个数乘积的形式,再改写成比例。根据积不变的规律可知,最大的数一定要与最小的数相乘。2〈4〈8〈16,.
根据等式,用2和16作外项,4和8作内项,可以写出4个比例;用2和16作内项,4和8作外项,也可以写出4个比例。
正确解答 用2和16作外项:
2:4=8:16 2:8=4:16
16:4=8:2 16:8=4:2
用4和8作外项:
4:2=16:8 4:16=2:8
8:2=16:4 8:16=2:4
方法总结:用4个数组成比例,能组成8个;写比例时,要用其中最大数与最小数同时作比例的外项或内项。
1、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 (2)20:5和1:4
2、用3、6、2、9四个数组成不同比例。
3、一辆汽车第一天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天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25路程(千米)80200分别写出两天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
分别写出两天所行驶的路程之比和时间之比。这两个比还能组成比例吗?
【归纳总结】
1、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2、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根据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学生姓名年级 六年级科目数学授课教师日期时间段课时授课类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 1、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难点及考点分析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