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上习作七读后感(改).ppt

发布:2018-12-15约6.64千字共5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拥有一颗纯洁的爱心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好文章,名字叫《梦想的力量》,文中年仅6岁的小男孩瑞恩,有爱心,富有同情心的行为让我十分感动。 点 《梦想的力量》中的男孩瑞恩,在听了老师说非洲的孩子生活困苦,成千上万的孩子因喝了不干净的水死去后,下决心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瑞恩放弃玩耍的时间,靠做额外的家务活来赚取打井的钱。经过不懈努力,瑞恩的愿望最终实现了。 介 一个年仅六岁的小瑞恩,有一个很伟大的梦想,希望给遥远的非洲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当得知70元钱只能买一个水泵,打井要2000元钱时,而瑞恩只是说:“那么我来挣吧!”这连大人都很难做到的事,他做到了!他以梦想的力量,以坚定执著的精神,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最终感动了许多善良而有爱心的人,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她成立了“瑞恩基金会”,已经在非洲挖了70多口井。小瑞恩心中想着的就是那些无辜的,因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的孩子们。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瑞恩的梦想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 议 瑞恩的爱心使我想起了白芳礼老人。白芳礼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为了圆一个让贫困孩子能继续学业的梦想,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而他自己却将物质生活压到了不能再低的地步。他一年四季从头到脚穿的总是不配套的衣衫鞋帽,那都是他从街头路边或垃圾堆里捡来的。老人和瑞恩同样都拥有一个充满爱心的梦想,他们既使我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又使我体会到了梦想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梦想的力量》给我一个启示:从小不仅要有一颗爱心,懂得关心他人,还要拥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 结 联 《窃读记》读后感 开学了,我们的第一篇课文是《窃读记》,这篇课文主要讲林海音小时候,每天在书店里窃读的事。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了解了林海音在书店里窃读的滋味,了解了她读书的苦与乐。林海音小时候读书十分艰辛,可她还是那么爱读书,文中有几句话用得很好:“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写出了她对读书的渴望和对知识的热爱。“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这句话更是写出了“我”把书当“精神的食粮”。课文的最后一句:“这时我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也将鼓励着我勤奋读书,我要把它当着座佑铭。 林海音读书要躲躲藏藏的,我们却可以光明正大地看。林海音为了读书常常站得腰酸脚麻,我们却可以买本书回家躺在沙发舒舒服服地看。林海音为了读书常常饥肠辘辘,我们则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林海音是怕没书看,而我们是有书懒得看,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有些同学和林海音一样爱读书,成绩优异,有的同学课外不爱看书,上课开小差,考试变成“长颈鹿”。有时我觉得很奇怪,读书是那么多的快乐,为什么有些人却十分厌倦学习?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如果再不好好学习,时间就会在玩耍中偷偷溜走。到那时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让我们一起向林海音学习,与书为友,勤奋学习吧。 好身材 点 介 议 联 结 ------所读的书 50字 ------主要内容 100字 ------文中内容 100字 ------身边现象 200字 ------总结全文 50字 四人小组交流: (1)你选哪一篇课文或你读过的那本书籍或文章来写? (2)你拟定怎样的题目? (3)谈谈你选取的感受最深的哪方面来写? (4)你会联系到什么来谈你的感想体会? 评点要求: (1)是否有读有感,以感为主? (2)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3)是否联系实际? (4)还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鉴、学习? * * *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表议论。 ★在读好文章的基础上,先把感想的“点”排列出来。 选取最值得写,和你最想写的“点”。 如何寻找感点 1、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 2、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写。 3、抓住最令你感动的一个人物写。 4、抓住一句或者几句闪光的语言写。 ★同一篇文章,也可以从多个角度产生感想的“点”。 针对感想,写出“观点句”,可以只议论,可以叙议结合。 叙:指引用文中读到的内容、片段。 议:指发表自己见解和看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