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项目部光面爆破QC成果演示文稿.ppt

发布:2018-12-18约7.6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光面爆破QC成果材料 演示稿 提高光面爆破质量 控制隧道超欠挖 一、工程概况 张家口至唐山铁路5标段五项目部李家营隧道设计为双线隧道,全长9452m,最大埋深583m。 隧道进口至斜井长5809m, 该段隧道多为Ⅱ、Ⅲ级围岩,其中Ⅴ级加强、Ⅴ、Ⅳ级围岩地质条件差;隧道出口至斜井3643m, 该段除洞口段围岩较差外,其余地段多为Ⅱ、Ⅲ级围岩。隧道支护采用Φ42小导管超前支护、Φ25中空注浆锚杆、Φ22砂浆锚杆、型钢及格栅钢架支护、钢筋网、C25喷射砼,模注砼、钢筋砼衬砌。洞口段采用Φ108大管棚注浆超前支护进洞。 隧道斜井长1025m,设置里程DK318+600,除洞口段约100m围岩较差外,其余地段多为Ⅱ、Ⅲ级围岩。 二、小组状况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张唐铁路五项目部于2012年6月1日成立了以提高钻爆质量、控制隧道超欠挖为科研攻关目标的QC小组,小组成员共计13人,平均年龄34岁,平均接受QC教育时间为96小时,详见QC小组成员统计表: PDCA循环 (一)P阶段 —— 计划阶段 一、选题理由 二、现状调查 李家营隧道斜井出口方向按照Ⅲ级围岩洞身台阶法开挖,采用组合作业台架,人工手持风钻钻眼,周边眼采用Φ32小直径药卷,间隔不耦合装药,电毫秒雷管起爆,光面控制爆破,每循环进尺2.5~3m。2012年6月19日,对DK318+611~DK318+620段3个开挖循环开挖断面进行断面测量(位置为每循环爆破后孔底位置断面),通过对实测数据采集整理,获得超欠挖参数,测点布置及开挖平均轮廓线见图1。对光爆效果分析得出最大超挖52cm,超挖面积2.49m2 ,平均线性超挖16cm,炮眼痕迹保存率76%。开挖轮廓壁面凸凹不平,掌子面平整度较差。 (一)活动目标 1、采用光面爆破,控制开挖轮廓,平均超挖值控制到8cm以内,降低工程成本。 2、掌子面平整,开挖轮廓壁面平顺。炮眼痕迹保存率达到90%以上,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3、确定标准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钻爆时间。 4、培养出一批技术骨干,总结出一套标准化的施工技术方法和工艺标准。 七、要因确认 从因果分析图上众多的因素的仔细分析比对,小组成员确定出五个要因,要因验证见下表: PDCA循环 (二)D阶段 —— 实施阶段 一、制定对策 二、对策实施 【实施一】消除工人宁超勿欠的观念,提高钻孔技术水平召开质量技术会议,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对洞身开挖的要求,学习外插角θ、开口位置e和钻孔深度L,超欠挖高度h的关系。改变工人宁超勿欠的传统观念,努力提高司钻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责任心。 2012年6月20日已完成 全程监督落实 负责人:李大春 【实施二】强化施工组织管理 建立完善、系统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质量责任制,实行质量奖惩制度,并以预先制订的各项作业方法和作业质量标准为准则,经常检查各项作业质量。建立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系统,保证超欠挖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现场施工人员,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施工步骤,将超欠挖值控制在规范范围之内。 2012年6月20日已完成 全程监督落实 负责人:李 闯 【实施三】对作业台架进行整修 开挖台车顶层平台上设置一简易台架,可根据台车高度及就位位置调整顶层预留工作空间大小,确保拱部钻孔作业的施工质量。 2012年6月20日已完成 负责人:赖明华 【实施四】装药集中度过大问题间隔均匀装药,根据上一开挖循环光爆壁面的破坏程度,适当调整周边眼装药量,加密炮眼,根据岩体情况隔孔装药。 全过程监控 负责人:李学强 【实施五】炮眼未堵塞炮泥问题 专人负责加工炮泥,孔口堵炮泥。装药完成后,现场质检员对所有炮眼进行检查,保证炮眼的堵塞质量。 全过程监控 负责人:陈胜超 三、现场光爆工艺流程 PDCA循环 (三)C阶段 —— 检查阶段 一、隧道爆破外观效果 在施工中要根据爆破设计结合现场地质变化情况进行爆破试验,不断修正爆破参数,以达到最优爆破效果。 1、超欠挖 爆破后的围岩面基本圆顺平整,无欠挖,超挖量(平均线性超挖)一般可控制在8cm以内。 2、半眼痕迹保存率 李家营隧道斜井目前围岩为整体性好的坚硬砾岩,光面爆破半眼痕保存率达到90%以上,拱部半眼痕迹保存率更是可达到95%以上。 3、对围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