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三项目部QC小组成果.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课题名称: 苏里格区块三扶四合一的应用 小组名称:第三项目部钻井QC小组 小组类型:现场型 发 布 人:陈伟林 一、小组概况 二、选题理由 三、现状调查 四、活动目标 五、原因分析 六、要因确认 七、制定对策 八、对策实施 九、效果检查 十、巩固措施 十一、今后打算 目录 现场型 小组类型 2010.3 成立时间 2010.3~2010.11 小组计划 活动时间 苏里格区块三扶四合一的应用 课题名称 注册号 定向井QC小组 小组名称 2010.3 注册时间 第三项目部技术服务办公室 小组单位 小组活动概况 小组成员简介 67 参加 大专 工程师 35 女 张慧贞 组员 67 参加 大专 工程师 35 女 王红梅 组员 75 参加 本科 助理工程师 26 男 魏瑞卿 组员 75 参加 本科 助理工程师 26 男 陈永生 组员 75 参加 本科 助理工程师 28 男 李功林 组员 85 参加 本科 工程师 31 男 陈伟林 组员 85 参加 大专 工程师 35 男 李宁 组员 90 参加 大专 工程师 38 男 樊惠宗 组员 98 参加 大专 副主任 38 男 张健 组员 110 参加 大专 副主任 36 男 兰正升 组员 110 组织 本科 主任 32 男 王皓 副组长 120 全面负责 大专 副经理 40 男 李章顺 组长 QC教 育小时 在本小组 中承担工 作任务 文化 程度 职务或 职 称 年 龄 性 别 姓名 小组中 任职务 小 组 人 员 情 况 钻井总公司下达提速指标 需要寻求一种稳方位能力更强的钻具结构 苏里格区块三扶四合一的应用 双扶四合一在该区块方位漂移量大 选定课题 钻机月速提速目标10% 选题理由 我们对近年来施工过的井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钻井速度的各种因素: 1、苏里格气田地层较为复杂,双扶四合一钻具在上部延长地层方位漂移量大,轨迹控制困难,现场只能通过频繁滑动来修正。 2、PDC钻头滑动过程中容易托压,施工效率低,影响了钻井速度。 现状 调查 3、滑动过程中钻具处于静止状态,钻头附近的井眼容易形成岩屑床,增大了扶正器与井壁之间的摩擦力造成托压,导致工具面难以到位,有时钻压过大,钻具瞬间下滑,造成突然泵压升高或蹩泵。 4、技术人员平时在技术管理方面不严谨,主要表现在:基础资料不妥善保管,不能严格落实技术措施。 缺陷统计表 100 100 73 合 计 100 10.96 8 技术管理 4 89.04 19.19 14 PDC钻头滑动托压 3 69.85 28.76 21 地层复杂 2 41.09 41.09 30 钻具结构不合理 1 累计频率% 频率% 频 数 项 目 序号 运用排列图确定主要矛盾 三扶四合一由双扶四合一钻具演变而来,在双扶四合一的基础上多加一个扶正器,钻具结构图如下: 通过现场试验总结出适合不同位移、地层,能有效控制井眼轨迹的“三扶四合一”钻具组合,其主要目的是增强钻具的稳定性,减小方位漂移量来控制好第一趟钻,减少后期扭方位的几率。 确定活动目标柱状图 3681 4038 3000 3200 3400 3600 3800 4000 4200 活动前 目标 钻机月速 活动前 目标 37.20% 50%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活动前 目标 一次性定向成功率 活动前 目标 目标:一次性定向成功率要达到50%以上,钻机月速提高提高幅度要达到10%的目标。 从前面的现场调查可以看出,钻具结构不合理是造成速度慢的主要原因,合理钻具选择是轨迹控制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本课题攻关的一个重点。 要因确认 全体小组通过从专业技术的角度上进行认真讨论分析和反复研究论证后,得出影响钻井速度的因素。 魏瑞卿 陈永生 非要因 钻井液处理不当,延长中下部容易出现缩径现象造成 井眼缩径造成划眼 10 王皓 范惠宗 要因 稳定器的尺寸太小而不能有效形成支撑点,造成钻具失效。 稳定器的外径 9 范惠宗 李宁 非要因 落物造成钻头损破坏,造成稳定器损坏, 井内落物 8 李章顺 张健 张慧珍 非要因 区块地层稳定性差,刘家沟易漏,直罗易塌,延长底部存在砾石。 地层稳定性差 7 王皓 陈伟林 要因 以前使用较为成熟的钻具的剖面结够已无法满足新型钻具结构的需要,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剖面结构来与之相匹配。 没有其他成熟的轨迹控制的思路 6 范惠宗 李功林 非要因 实验螺杆在稳定器长度、钻头至弯矩的距离出现偏差影响试验数据。 螺杆使用效果不稳定 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