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3.4陀滕孔电流法 .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例:电路如图所示,用结点电压法求各支路电流及U。 解:取参考结点如图所示。结点电压方程为: 整理后可解得:Un1=5V,Un2=20V,Un3=15V (1)独立电流源全部放在方程右侧,流入为正,流出为负 (2)独立电压源 (a)尽量使其成为结点电压,这样结点电压已知,可不列该结点方程; (b)当不选为结点电压时,首先设其上电流后,将其看成独立流源处理,然后增加一个结点电压与该电压源电压的关系方程。 讨论 解:(1)选参考点及结点电压为变量。 (2)列结点方程 例 求:U,I ? 将受控源看成独立源 设压源上的电流 后看成流源 增加压源的电压与 结点电压的关系方程 增加控制量与结点 电压的关系方程 * * 3.4 网孔电流法 基本思想 为减少未知量(方程)的个数,假想每个网孔中有一个网孔电流。各支路电流可用网孔电流的线性组合表示。来求得电路的解。 1.网孔电流法 以网孔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 im1 im2 选图示的两个网孔,支路电流可表示为: 网孔1:R1 im1+R2(im1- im2)-uS1+uS2=0 网孔2:R2(im2- im1)+ R3 im2 -uS2=0 整理得: (R1+ R2) im1-R2im2=uS1-uS2 - R2im1+ (R2 +R3) im2 =uS2 2. 方程的列写 im1 im2 R11=R1+R2 网孔1的自电阻。等于网孔1中所有电阻之和。 观察可以看出如下规律: R22=R2+R3 网孔2的自电阻。等于网孔2中所有电阻之和。 自电阻总为正。 R12= R21= –R2 网孔1、网孔2之间的互电阻。 当两个网孔电流流过相关支路方向相同时,互电阻取正号;否则为负号。 ul1= uS1-uS2 网孔1中所有电压源电压的代数和。 ul2= uS2 网孔2中所有电压源电压的代数和。 当电压源电压方向与该网孔方向一致时,取负号;反之取正号。 Usjj为网孔j的全部电压源的代数和(升为正) 3.网孔方程的一般形式(全部顺时) 其中 Rjj为网孔j的自电阻(取正) Rij为网孔i,j的互电阻(取负) 网孔法要点:网孔电流,自电阻,互电阻及各种电源的处理。 (4)解其他变量; 网孔法步骤 (1)选网孔电流为变量,并标出变量; (2)按照规律列网孔方程; (3)解网孔电流; (1)选网孔电流为变量Im1,Im2,Im3 要点:掌握规律 解: (2)列网孔方程 例 列出图示电路的网孔分析法方程 Im3 Im2 Im1 例 要点:独立源的处理 列出图示电路的网孔分析法方程 (1)选网孔电流为变量Im1,Im2,Im3 (2)列网孔方程 Im1 Im2 Im3 例 (a)网孔2包括一个电流源,且等于网孔电流Im2, 相当于Im2已知,可不列该网孔的KVL方程。 (b)应尽可能使电流源为网孔电流。 如非要列,必须注意如何在该网孔方程中 考虑该电流源上的电压。 列出图示电路的网孔分析法方程 Im2 Im3 Im1 例 列出图示电路的网孔分析法方程 解:网孔方程 电流源上设电压U 增加电流源与网孔电流的关系方程 例 要点:独立源的处理 Im1 Im2 Im3 + U - (2)独立电流源 讨论 (1)独立电压源全部放在方程右侧。 (b)当不选为网孔电流时,首先设其上电压后,将其看成独立压源处理,然后增加一个网孔电流与该电流源电流的关系方程。 (a)尽量使其成为网孔电流,这样网孔电流已知,可不列该网孔方程; 例 要点:独立源的处理 要点:受控源的处理 解:网孔方程 设电流源上电压 后看成压源 先将受控源看成独立源 增加流源与网孔 电流的关系方程 增加控制量与网孔 电流的关系方程 例 列出图示电路的网孔分析法方程 Im1 Im2 Im3 + Ubc - 网孔法对电源的处理(关键是保证变量数与独立方程数一致) 归纳 独立源 电流源 电压源 (1)设其上电压后按 独立电压源处理 (多出一个变量) (2)增加一个该电流源电流 与网孔电流的关系方程 (保持变量数与方程数一致) 尽量选为 网孔电流 放在方程右侧, 电压升为正 归纳 受控源 依独立源方法处理 首先看成独立源 不是 多出一个变量 增加一个控制量与 网孔电流的关系方程 (保持变量数与方程数一致) 控制量是否为网孔电流 是 变量数与方程数一致 Usjj为网孔j的全部电压源的代数和(升为正) 网孔方程的一般形式(全部顺时) 其中 Rjj为网孔j的自电阻(取正) Rij为网孔i,j的互电阻(取负) 网孔电流法 要点:受控源的处理 解:网孔方程 设电流源上电压 后看成压源 例 列出图示电路的网孔分析法方程 Im1 Im3 Im2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