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电流与电路.ppt

发布:2018-06-27约4.21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L2 L1 S1 S2 S3 S1 S2 L1 S3 L2 14.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15.按照图所示电路,将各元件连接起来 S1 S2 L1 L2 S3 L1 L2 S1 S2 S3 16.下面是已连接的实物图,请你画出它的电路图. L2 L1 S A - 0.6 3 L2 S2 S1 L1 A2 - 0.6 3 A1 - 0.6 3 17.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18.某电路中有一个封闭的电路盒,面板上有三个接线柱与灯泡、电铃各一个。为了探究内部结构,小明多次实验结果如表,画出盒内电路图。 A B C A B C 铃 灯 导线连接 产生现象 A、C 灯亮铃不响 A、B 铃响灯不亮 B、C 灯不亮铃不响 19.“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实验 (1)实验中,除了电源、两个灯泡、开关 、导线外还需要____________ (2)画出电路图如右。 (3)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流表应_____联是电路中,并采用_____法进行试触,试触应先用_______量程。 (5)记录数据完成表格 实验表明,在串联电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处 a b c 电流/A 0.3 a b c 电流表 断开 防止短路烧坏电器 串 试触 较大 0.3 0.3 电流处处相等 Ia=Ib=Ic 20.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连接好实物,用电流表分别测出I、I1、I2的电流,改变电源,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电流 次数 I1/A I2/A I/A 1 0.2 0.2 0.4 2 0.3 0.3 0.6 3 0.4 0.4 0.8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该同学根据实验得出结论: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为支路电流的2倍。 该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你提出改进的建议: 。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换用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做实验 第五章 电流与电路复习课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①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②单位:库仑,(库); 单位符号:C ③元电荷: 最小的电荷量单位,即一个电子的电量,用e表示   1C/e=1C/1.6x10 -19 C=0.625×1019个 =6.25×1018个 思考:1C电荷相当多少个元电荷?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机械能→电能。 ②接触带电:物体与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 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原因: 实质: 能的转化: 3.两种电荷: ①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②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③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原子的结构 物质 分子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位于原子的中心(比原子小得多) :占据原子内大部分空间,绕核运动 带正电 带负电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原子结构示意图(教材P99) 4.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5.电中与: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与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与带电量少的物体中与,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与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6.导体 与 绝缘体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湿柴.铅笔芯(石墨).饮用矿泉水等.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干燥的空气.干纸.油等.  导体善于导电是因为其内自由移动的电荷多,而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电荷。(都有电子) 导体与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酸、碱、盐溶液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