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工学:电路的暂态分析.ppt

发布:2017-05-13约9.6千字共10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本章要求 3.1.3 电容元件 3.2 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 1.电路中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 3.2 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 2.换路定则 暂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 例1. 暂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 例1: 例2: 例2: 例2: 例2: 3.3 RC电路的响应 3.3.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2) 解方程: 4.时间常数 3.3.3 RC电路的全响应 3.4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例1: 例2: 3.5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3.5.1 微分电路 2. 分析 3.5.2 积分电路 3.波形 3.6 RL电路的响应 3.6.1 RL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2. RL直接从直流电源断开 3.6 .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6.3 RL电路的全响应 第三章 总结与补充 (3) 求当磁能已放出95%时的电流 求所经过的时间 1. 变化规律 三要素法 U + - S R L t=0 + - + - 2. 、 、 变化曲线 O O 1. 变化规律 (三要素法) + - R2 R1 4? 6? U 12V t=0-时等效电路 t=0 12V + - R1 L S 1H U 6? R2 3? 4? R3 + - 12V + - R1 L S U 6? R2 3? 4? R3 t = ? 时等效电路 + - R1 L 6? R2 3? 4? R3 1H 用三要素法求 2. 变化规律 + - R1 1.2A U 6? R2 3? 4? R3 t=0+等效电路 + - 2 1.2 O 变化曲线 变化曲线 4 2.4 0 + - R1 i L U 6? R2 3? 4? R3 t= ?时等效电路 + - 用三要素法求解 解: 已知:S 在t=0时闭合,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求: 电感电流 例: t = 0ˉ等效电路 2? 1? 3A R1 2? 由t = 0ˉ等效电路可求得 (1) 求uL(0+) , iL(0+) t=0 3A R3 IS 2? 1? 1H _ + L S R2 R1 2? 由t = 0+等效电路可求得 (2) 求稳态值 t = 0+等效电路 2? 1? 2A R1 2? + _ R3 R2 t = ?等效电路 2? 1? 2? R1 R3 R2 由t = ?等效电路可求得 t=0 3A R3 IS 2? 1? 1H _ + L S R2 R1 2? (3) 求时间常数 起始值 -4V 稳态值 2A 0 t iL , uL变化曲线 t=0 3A R3 IS 2? 1? 1H _ + L S R2 R1 2? 2? 1? R1 2? R3 R2 L 1.换路瞬间,uC、 iL 不能跃变, 但其它电量均可以跃 变。 3.换路前, 若uC(0-)?0, 换路瞬间 (t=0+等效电路中), 电容元件可用一理想电压源替代, 其电压为uc(0+); 换路前, 若iL(0-)?0 , 在t=0+等效电路中, 电感元件 可用一理想电流源替代,其电流为iL(0+)。 2.换路前, 若储能元件没有储能, 换路瞬间(t=0+的等 效电路中),可视电容元件短路,电感元件开路。 三要素法求解暂态过程的要点 1) 求初始值、稳态值、时间常数; 3) 画出暂态电路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 将求得的三要素结果代入暂态过程通用表达式; A-稳态值求解:求换路后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其中电容 C 视为开路, 电感L视为短路,即求解直流电阻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求对应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 通解即: 的解 微分方程的通解为 求特解 ---- (方法二) 确定积分常数A 根据换路定则在 t=0+时, (3) 电容电压 uC 的变化规律 暂态分量 稳态分量 电路达到 稳定状态 时的电压 -U +U 仅存在 于暂态 过程中 ? 63.2%U -36.8%U t o 3. 、 变化曲线 t 当 t = ? 时 ? 表示电容电压 uC 从初始值上升到 稳态值的 63.2% 时所需的时间。 2.电流 iC 的变化规律 4. 时间常数 ? 的物理意义 为什么在 t = 0时电流最大? ? U U 0.632U ? 越大,曲线变化越慢, 达到稳态时间越长。 结论: 当 t = 5? 时, 暂态基本结束, uC 达到稳态值。 0.998U t 0 0 0.632U 0.865U 0.950U 0.982U 0.993U t O 1. uC 的变化规律 全响应: 电源激励、储能元件的初始能量均不为零时,电路中的响应。 根据叠加定理 全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