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doc

发布:2017-05-06约1.27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1. 仪器耗材 紫外分光光度计(配石英比色杯)、振荡摇床、超净台、细菌培养皿、20ml试管、250ml三角烧瓶、移液枪、枪头。 2. 试剂及配制 (1)LB培养基(100ml):胰化蛋白胨1g,酵母提取物0.5g,NaCl 1g,定容至100ml,高压灭菌,4℃保存备用。 LB平板(100ml,Kan+,50μg/ml):胰化蛋白胨1g,酵母提取物0.5g,NaCl 1g,琼脂1.5 g,定容至100ml,高压灭菌,水浴调温至50-60℃,加入10mg/ml kan 500μl,旋转混匀,铺制平板(90mm直径的平皿约5个),4℃保存备用。 10mg/ml kanamycin:称量0.5g kan,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50ml,0.22μm滤器过滤除菌,分装于高压灭菌的1.5 ml离心管中,每管1 ml,-20℃保存备用。 (4)1M IPTG:称量11.915g IPT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50ml,0.22μm滤器过滤除菌,分装于高压灭菌的1.5 ml离心管中,每管1 ml,-20℃保存备用。 3. 实验步骤 构建好的表达质粒转化表达菌株BL-21后,均匀涂布LB培养基平板(Kan+,50μg/ml),过夜培养(约12h)。 挑取2-4个生长良好的单菌落,用20ml试管分别接种于3ml LB液体培养基(Kan+,50μg/ml)中,37℃、250rpm振荡过夜培养。 把以上培养物接种新鲜的LB培养基(Kan+,50μg/ml),二者的体积比为1:100,并且总体积不能超过培养用三角瓶容积的1/5。 37℃、250rpm振荡培养至对数生长中期(OD600约0.4~0.8),此细菌密度必须在1.5到3小时内达到。 取出2ml培养物作为诱导前对照,在剩余培养物中加入IPTG,使终浓度为1mM(最佳用量需摸索),继续培养。 诱导3小时后,取样1ml留存,之后每一小时取样1ml留存,直至8h诱导结束。 将不同诱导时间的菌样进行SDS,分析蛋白的诱导表达情况。 确定诱导表达条件后,进行大量培养。 注意事项 本实验步骤主要参考基于PET-28a构建的表达质粒。 必须确保诱导前细菌在1.5~3h内达到对数生长中期,故需要原始培养物的稀释浓度为1:100或者1:50,这是非常关键的。 诱导需要的温度、摇床转速、IPTG浓度,根据个人实验设计进行预试验确定最好的诱导条件,以达到最佳诱导表达效果。 Kan的工作浓度一般为50-100μg/ml。 配制含Kan的LB平板时,当培养基温度高于60℃时加入Kan,会导致Kan活性降低。 配制抗生素长期保存应在-20℃,4℃可以保存数周。保存数周的平板上细菌活性会降低,需重新划板培养。 参考文献 1.J.萨姆布鲁克,D.W.拉塞尔著,黄培堂等译.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3版)[M].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2.1217-1232 2.J E.科林根等著,李慎涛等译.精编蛋白质科学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90-96,587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