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春天在哪里》(教学设计)人美版2025美术一年级下册.docx

发布:2025-03-10约1.5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

《春天在哪里》教学设计

美术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上,引导学生观察春天色彩、植物与环境变化,欣赏画作提升对春天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知。

艺术表现上,通过制作春日明信片,运用材料展现春天色彩,锻炼表现能力。

创意实践中,鼓励在明信片制作发挥创意,自由选择材料收集春天色彩。

文化理解上,让学生了解春天在自然和文化中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春天色彩变化,用多种材料收集春天色彩制作明信片。

难点在于启发学生在制作中发挥创意,展现独特春天色彩和个人理解。

教学准备:教具包括“春”字卡片、各类春天图片、画作图片、明信片、花草叶、彩笔、贴纸等;学具是学生课前收集的春天照片及制作明信片材料。

一、导入环节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春”字,提问学生:“小朋友们,看老师写的这个字,谁认识呀?”引导学生认读“春”字。

老师讲解:“春”代表春天,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在这个季节,大自然会发生很多奇妙的变化。就像我们学过的儿歌,春天到,花儿笑,小草绿,鸟儿叫。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春天,去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二、春天知多少

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谁能说一说,你知道关于春天的哪些事儿?”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和补充。比如学生说春天花开了,老师可以举例:“对呀,春天桃花会露出粉粉的笑脸,像一个个小娃娃;油菜花也会开得金黄金黄的,一大片一大片,可漂亮啦!”引导学生更具体地描述春天。

三、分享春天照片

老师说:“小朋友们,课前大家都收集了春天的照片,现在就请你们拿出照片,和身边的小伙伴说一说,你照片里的春天,植物有什么变化,周围的环境又变成什么样啦?”

学生们互相分享交流后,老师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照片,并向全班介绍。比如有同学展示柳树发芽的照片,老师引导描述:“你看,照片里的柳树长出了嫩绿嫩绿的新芽,细长的柳枝随风摆动,就像春姑娘的长发,美极了!”通过展示和介绍,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春天里植物和环境的变化。

四、欣赏画家作品

老师展示夏加尔的《盛开的苹果树》和中国画《游春图》,引导学生观察:“小朋友们,看这两幅画,画家们用画笔把春天画了下来。仔细瞧瞧,他们都用了什么样的色彩来表现春天的美丽景色呢?”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看到的颜色。老师总结:“大家观察得真仔细!画家们用了淡淡的蓝色来表现天空,各种各样的绿色描绘树木和草地,还有白色的花朵、黄色的花蕊、粉色的花瓣,这些清新无比的色彩,把春天的生机都展现出来啦!”

五、寻找春天的色彩

老师展示春天的花的图片,如郁金香、迎春花、桃花等,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这些美丽的花,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呀?”引导学生说出花朵的颜色,如郁金香有红的、紫的、黄的;迎春花是金黄的;桃花是粉红的。

老师示范收集春天的色彩:拿出一张春日明信片,将准备好的春天里的花草叶,如嫩绿的叶片、粉色的花瓣,轻轻粘贴在明信片上,边贴边说:“看,老师把春天的色彩收集到这张明信片上啦,有绿色的生机,有粉色的浪漫。”

六、学生创作

布置任务:“小朋友们,现在轮到你们动手啦!请大家也像老师一样,制作一张春日明信片,把你们眼中春天的色彩收集起来。可以用彩笔、贴纸,也可以用带来的真的花草叶哦。”

学生开始创作,老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提醒学生注意色彩搭配和画面布局。

七、课堂总结

老师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寻找了春天,发现春天有五彩斑斓的颜色,有生机勃勃的植物。我们用画笔和双手,把春天的美好记录在了明信片上。春天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思维延伸:“课后,大家可以想一想,怎么用点、线、面来画一画春天的叶子呢?下节课我们可以一起分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