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pdf

发布:2024-11-13约1.23万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才培养和机制创新

2024年5月刊TalentTrainingMechanismInnovation

人才培养和机制创新

“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创新人才

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许新征,王冠军,李向群,赵佳琦

(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中国矿业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方案立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厚基础”

型理论课程体系,“强能力”型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了数学与电子基础课程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群

和人工智能课程群;形成了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的递进式系统能力培养层次;设计了“竞、创、训”相融

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践结果表明,该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方案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厚基础;强能力;教学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065(2024)05-0001-05

0引言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把发展人工

智能技术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作为促

进创新型中国发展的重要举措[1]。教育部于2018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引起了科技界和企

年发布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业界的广泛关注。我国也把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作

(以下简称《计划》),其包含三大类、18项重

为重要支持方向。《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

点任务、3个细化专栏等内容。三大类分别是优化

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人工智能

收稿日期:2023-7-1

作者简介:许新征(1980—),男,安徽宿州人,博士,领域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

教授,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嵌入式人工智能和医学图像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计划》还指出,以完善

处理;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为重点任务,引导高

王冠军(1981—),男,山东临沂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校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方向为嵌入式系统和人工智能;

[2]

和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

李向群(1973—),女,山东章丘人,博士,副教授,研究

方向为机器学习;2019年3月,教育部批准35所高校新增人工智

赵佳琦(1988—),男,江苏徐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能本科专业,是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在我国第一次

方向为机器学习和遥感图像处理。大规模获批。2020年3月,在教育部公布的新增备

基金项目:2020年中国矿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人工智能专

案本科专业名单中,180所高校通过了新增人工

业‘厚基础、强能力’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专业的备案审批。其中,由中国矿业大学申

(项目编号:2020ZX11);2019年中国矿业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