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食品营养学-植物性食物营养.ppt

发布:2017-07-23约1.62万字共8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多数食品的营养价值都是相对的,除母乳外没有一种食品所含营养素能完全满足人体的需要。 天然食品中的非营养成分 有益的 有害的 评价食品的营养价值时,还应注意营养素在加工储存中的变化 植物性食物营养价值 第一节 谷 类 谷类属于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植物,种类很多(4万多种),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高粱、粟、大麦、燕麦、荞麦等。在作物学上经常把荞麦归入禾谷类作物,但它并不是单子叶禾本科植物,而属双子叶蓼科植物。 荞麦中含有其他谷物所不具有的“叶绿素”和“芦丁(Vp、芸香苷)”; VB1、VB2是小麦两倍多;烟酸是小麦的3~4倍。 都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经常食用荞麦对糖尿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荞麦蛋白质含有较多的赖氨酸,生物价较高,是一种完全蛋白。 这类食物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植物性蛋白 质、矿物质及B族维生素等。 我们人体每天所需的能量有60~70%来源于谷类及其制品,至少不低于55%。 也有相当部分的植物性蛋白质8% 。 谷类的营养成分随种类、品种、地区、气候、土壤和生产方式有关,还与加工方式和加工精度密切相关。如VB和矿物质等。 一、谷类籽粒的结构与营养素分布 谷类种子除形态大小不一样外,其基本结构是相似的,都是由谷皮、糊粉层、胚乳和谷胚四部分组成 谷皮:为谷粒的最外层,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组成,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和B族维生素,含较多的矿物质。 糊粉层:位于谷皮与胚乳之间,由厚壁细胞组成,纤维素含量较多,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如谷类加工碾磨过细,可使大部分营养素损失掉。 胚乳:是谷类的主要部分,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较多的蛋白质、少量的脂肪和矿物质。在胚乳中储有充足的养分供种胚发芽长成下一代植物体用。 胚:位于谷粒的一端,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谷胚在谷类加工时容易损失。 酶活性强,加工时如保留多则易变质。 将天然纯米糠研磨成极细的粉末,象珍珠粉一样,装进小棉布袋内。 使用时先将小布袋湿水,米糠细末缓缓渗出,然后用布袋轻拍额、面部等处,再用清水洗净。 原理推测如下:人的肌肤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氨基酸成锁链状连接在一起。 米糠内含有一些特殊的酶,可以切断各个氨基酸的锁链,既把老死的表皮层切割成细屑状,使得它们很容易脱落,以加速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保持皮肤的光洁润泽。 二、谷类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1、蛋白质: 白蛋白(albumin)、球蛋白(globulin)、醇溶蛋白(prolamin)和谷蛋白(glutelin)组成,其中醇溶蛋白质和谷蛋白约占蛋白质总量的80%以上。二者赖氨酸含量极少,亮氨酸含量高,所以谷类蛋白质一般都缺乏赖氨酸而富含亮氨酸。谷类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不及动物性蛋白质。如谷类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大米77、小麦67、大麦64、小米57、玉米60、高粱56。 谷类因品种和种植地点不同,蛋白质含量也不同,多数谷类蛋白质含量一般为7%~12% 5、维生素:谷类是人类膳食中VB族的主要来源, VB族以VB1和烟酸含量较多。主要分布在糊粉层和谷胚中。因此,谷类加工越细,上述维生素损失就越多。谷类一般不含VC,含有一定量的VE。 4、矿物质:约1.5%~3%,主要在分布谷皮和糊粉层中。其中主要是磷、钙,多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铁含量较低,约1.5~3mg/100g。此外还含一些微量元素。 三、谷类的合理利用 (一)?? 合理加工 谷类加工有利于食用和消化吸收。但由于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谷粒表层和谷胚中,故加工精度越高,营养素损失就越多。影响最大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 既要保持良好的感官性状和利于消化吸收,又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各种营养素。1950年我国规定加工精度为“九二米”和“八一粉”,1953年又将精度降低改为“九五米”、“八五粉”,与精白米、面比较,保留了较多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在预防营养缺乏病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但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白米、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保障人民的健康,应采取营养强化措施,改良加工方法,提倡粗细粮混食等方法来克服精白米、面营养的缺陷。 (二)合理烹调 烹调过程可使一些营养素损失。如大米淘洗过程中,维生素B1可损失30%~60%,维生素B2和烟酸可损失2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