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设计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1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一、问题提出
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内阅读而言的,是针对阅读时间、阅读地点、阅读内容和方式上的区别来划分。课内阅读是在课堂上,以教材为读物,由老师组织和引导而展开的阅读活动,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乃至整体素质的发展密切相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外阅读推崇备至,他曾说过,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他不下百次谈到阅读,他认为那种只会死读教科书不会真正阅读的人,是“不善于思维”的人,将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文人也曾对阅读的价值给予一定的肯定:朱熹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杜甫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也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可见,课外阅读具有获取知识、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1]235然而,有些地区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及家庭的影响,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
*梅州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内容包括课外阅读兴趣、阅读态度、阅读时间、书籍种类、阅读习惯以及各小学图书馆里的藏书情况、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情况、家庭阅读氛围等。采用分类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六间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720份,回收有效问卷600份。同时还在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了15名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具体结果如下:
(一)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
表1:小学生对待课外阅读态度统计表
态度 占的比例 人数
很喜欢,并经常读 25﹪ 150
很喜欢,但很少读 35﹪ 210
喜欢,心情好才读 30﹪ 180
一点也不喜欢 10﹪ 60
合计 600
表2: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原因统计表
原因 占的比例 人数
老师的要求 30﹪ 180
爸爸妈妈要求看的 15﹪ 90
看见别的同学看我才看 30﹪ 180
我自己喜欢看 25﹪ 150
合计 600
同时从被采访学生的回答来看,大多数中高年级小学生之所以阅读课外书籍,只是因为他们自己的老师、家长的硬性要求,纯属无奈之举。
(二)课外阅读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表3:小学生每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统计表
时间 占的比例 人数
每周2小时以上 32﹪ 192
每周3-5小时 30﹪ 180
每周7-10小时 30﹪ 180
不固定 8﹪ 48
合计 600
(三)课外读物的选择范围过于狭窄
表4:小学生家里藏有课外书的数量统计表
书的数量 占的比例 人数
没有 0﹪ 0
10本以下 8﹪ 48
10本以上50本以下 62﹪ 372
50本以上 30﹪ 180
合计 600
表5:小学生对市面上图书价格认识统计表
认识程度 占的比例 人数
便宜 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