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基础第三章 创新能力与提升.docx
PAGE
PAGE1
一、教学内容
第三章:创新能力与提升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创新能力的构成
2.了解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与必要性
3.掌握自主创新的内涵与类型
4.掌握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基本途径
5.了解知识学习对提高创新能力的意义
6.掌握知识学习的几种方式及其特点
能力目标:
1.能够了解创新能力的构成
2.能够了解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与必要性
3.能够掌握自主创新的内涵与类型
4.能够掌握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基本途径
5.能够了解知识学习对提高创新能力的意义
6.能够掌握知识学习的几种方式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创新能力的构成
2.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与必要性
3.知识学习对提高创新能力的意义
4.技术能力积累的内部途径和外部途径
教学难点:
1.自主创新的内涵与类型
2.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基本途径
3.知识学习的几种方式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创新能力的构成
创新能力是企业在技术和组织方面的知识的总和,它体现在企业的人力资源、技术系统(主要是硬件设备)、信息系统和组织管理体系中。创新能力的本质是知识,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和非技术创新能力。
一、技术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技术的能力。
(一)技术能力的概念
技术能力是企业创新的基础,企业获得骄人的创新业绩并创造财富,需要强大的技术能力做支撑。
技术能力附着在企业内人员、技术设备系统、技术信息和组织管理诸要素中,并体现为各要素所有内生知识存量的总和。它是一个表示企业内在技术潜能的概念,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和实现技术创新的技术基础,也是企业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
实际调研中发现,企业技术能力低下会造成以下影响:
第一,技术引进(包括购买硬件、许可证和专利等)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
第二,技术合作(包括合资、合作研发等)中得不到合作方的重视,吸引不了优秀合作伙伴;
第三,自主创新在较低水平上重复进行,技术创新能力缺乏基础和后劲,影响企业的产品和工艺创新。
这些影响最终使得企业难以形成技术核心能力,技术战略缺乏支撑,不能支持企业实现战略意图,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技术能力的分类
按照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形式以及技术能力发展的层次与难度,技术能力可分为技术监测能力、技术引进能力、技术吸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核心能力五种(如表3-1所示)。
表3-1技术能力的分类
技术监测能力
技术引进能力
技术吸收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核心能力
企业跟踪、观察、寻求和选取外部先进技术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将外部技术知识经过选择、评价和谈判引入企业内部的能力
将引入的外部技术知识经过应用整合到企业内部知识体系的能力
将内外部知识激活,进行整合与创造的能力
企业形成的独特、难以模仿的创新能力
这五种技术能力的评价与层次如表3-2、图3-1所示。
表3-2技术能力的评价
领先的
设置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途径(为产业所接受)
强劲的
能表现出独立的技术活动,并能设置新方向
有利的
一般来说能维持技术竞争能力,或在某些狭窄的领域内处于领先
能防卫的
不能设置独立的进程,继续处于追赶状况
弱的
技术产出达不到竞争对手的质量,需要集中力量解决眼前亟待处理的问题
图3-1技术能力的层次
二、非技术能力
与技术创新相比,非技术创新比较缺乏范式化,包括的内容也比较宽泛。因此可以说,在经营活动中,技术创新之外的创新活动都可以被认为是非技术创新。有关非技术创新的内容,研究者们论及的有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流程创新、供应链创新、渠道创新等诸多方面。一些研究者曾对以上创新进行一些整合,将非技术创新归纳为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体制创新等几个方面。
因此,本节将管理、商业模式、制度与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创新能力统称为非技术创新能力。
第二节提升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提升创新能力包括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非技术创新能力(如管理、商业模式、制度与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创新能力),而技术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本节以技术能力的提升为例,介绍几种典型的提升方法与途径。
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采用经济适用的技术创新能力积累途径。一般来说,技术创新能力积累途径分为内部途径和外部途径两类。
一、技术能力积累内部途径
技术能力积累的内部途径主要是指内部研究与开发(researchanddevelopment,RD)。内部RD具有以下作用:
(1)以重大或渐进创新不断完善现有的技术体系,提高技术能力;
(2)使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