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2018届高三历史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Word版含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它在宋代正式制度化,为元、明、清历代所沿袭。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讲经论史旨在
A. 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
B. 维护儒学正统地位
C. 提高统治者文化素养
D. 复兴汉唐政治制度
【来源】新疆乌鲁木齐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答案】B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思想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经筵”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结合古代中国思想的相关知识,历代统治者为维护统治都比较注重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以此作答即可。
2.“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这一主张属于
A. “仁爱”的思想
B. “兼爱”的思想
C. “礼治”的思想
D. “尚贤”的思想
【来源】新疆乌鲁木齐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答案】B
【解析】材料大意为“爱人必须待尽爱天下之人才为爱人,而不爱人,即只要不爱一个人就为不爱人”由此可以得出,其强调的是要爱尽天下之人,体现了“兼爱”的思想,B正确;A与材料主旨不符;CD均与材料无关。
点睛: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思想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的理解,并结合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
3.下列明清时期思想家言论的共同之处是
顾炎武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 黄宗羲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王夫之 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A. 抨击程朱理学
B. 反对君主专制
C. 继承儒家思想
D. 倡导经世致用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北京市丰台区2018年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答案】B
4.重农抑商政策的政治文化核心便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思路,而现代的政治和封建传统政治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民主的价值规范。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虽然提出了民为国之本,但却从未提及人民自身的政治权利。材料主要表明重农抑商政策
A. 是现代政治和封建传统政治的根本区别
B. 使民主的价值规范缺乏历史的积淀
C. 对我国的现代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D. 是古代统治者惯行的基本治国之策
【来源】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高考等值卷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答案】B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经济政策,所以不是古代与现代政治的根本区别,故排除A;由于古代没有民主的价值规范存在,所以重农抑商政策就没有为现代的民主价值规范提供基础和借鉴,故B符合题意;由于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是建立在封建传统政治制度之下的,故C与史实不符,所以排除;D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没法完整表达题目主旨,属于以偏概全,故排除D。
5.汉代刘歆、班固称儒家的特点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孔子)。”这主要表明
A. 孔子是儒学的集大成者
B. 兼收并蓄是儒学特点之一
C. 尧舜时期就已出现儒家
D. 儒家思想的历史渊源较早
【来源】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4月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全国卷(六)文综-历史试题
【答案】D
【解析】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排除AC;材料主要涉及儒学的道统论,没有涉及不同学术流派的糅合,排除B;由材料“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孔子)。”,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历史渊源较早,故选D。
6.李贽反对把孔子的言论绝对化和盲目迷信,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供奉孔子,由此可见,李贽并未绝对否定孔子及其思想。这在当时
A. 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
B. 背离了儒家的思想
C. 开启了经世致用之风
D. 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梅州市2018届高三总复习质检5月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答案】D
7.在汉代儒者看来,春秋战国以来的社会政治变迁严重破坏了三代以来延续已久的“天命有德”的政权合法性理论,汉武帝继承了儒家“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理念,确立了基本的礼制。这种“礼制”
A. 突出天命的神圣性和绝对性
B. 以道德教化来稳定统治秩序
C. 为专制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D. 儒家天命思想学说开始确立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继承了儒家“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理念,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形成三纲五常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通过确立基本的礼制模式以道德教化来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说法错误,儒学本身就具有纲常伦理色彩,排除;为专制集权提供理论基础的是法家思想,排除C项。
8.欧阳修在《新唐书》的《五行志》三卷中,只记历年灾异而不书其应何事。他在序中说;从董仲舒到刘向与其子刘歆,都以《春秋》、《洪范》为学而失圣人本意。这表明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