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2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发布:2025-03-18约8.06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3

其次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性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1.举例说明区域的组成要素,理解各组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综合思维)

2.把握区域的环境特征,理解区域的整体性。(综合思维)

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区域的差异性,学会比较区域差异的方法。(区域认知)

4.结合区域要素的流淌实例,驾驭区域间的关联性及影响。(人地协调观)

1.区域要素有哪些?区域整体性有哪些表现?

2.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区域关联是怎样实现的?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

一、区域整体性

1.区域要素

(1)分类

①自然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②人文要素:包括人口、文化、经济等。

(2)表现:可以通过景观干脆或间接地反映出来。

2.区域整体性表现

(1)区域要素相互影响

影响

表现

举例

干脆影响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须要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和能量,与自然界发生干脆联系

捕鱼、采矿、风能发电

间接影响

区域的文化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再间接影响自然界

我国环境爱惜法规的实施

(2)区域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教材思索]

1.教材图1.8中可以看到哪些区域要素?

提示: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文化、建筑、农业等。

2.河回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哪些区域要素有关?

提示:河回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关的区域要素有文化、建筑等。

将区域要素影响与典型案例连线。

[特殊提示]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是区域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结果。区域环境要素的发展变更也会导致区域环境特征的整体变更。

二、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1.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主要表现eq\b\lc\{\rc\(\a\vs4\al\co1(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

2.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

3.区域关联的影响

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

(2)区域整体性是区域关联的基础。 (×)

(3)区域人文要素具有关联性,而自然要素则没有。 (×)

(4)区域关联性确定变更区域生产、生活方式。 (×)

三、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1.区域的发展要求

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分析区域差异和区域关联性

(1)自然要素差异

要素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位置

北纬30°~33°旁边,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

北纬44°~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东面有山脉阻挡降水较少,温煦季节短

耕地条件

水稻土,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黑土,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贫乏

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2)人文要素差异

要素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农业

水田耕作业,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水产业较为发达

旱地耕作业,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一年一熟;西部主要发展畜牧业

工业

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邻近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3)发展变更

项目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缘由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结构不断调整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气候变暖

表现

耕地面积大幅削减,由全国的粮食净输出区变为粮食净输入区

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微思索]人们常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东北黑土的肥沃。这种土壤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黑土地是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

[特殊提示]区域间的要素流淌,形成了区域的关联性特征。区域关联可以在确定程度上弥补区域发展中的短缺要素,促进区域的持续发展。

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不同区域存在差异,发展没有借鉴性。 (×)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属于季风气候,但特点差异明显。 (√)

(3)长江三角洲的水稻土是自然形成的。 (×)

(4)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的工业都以重工业为主。 (×)

(5)松嫩平原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的缘由是技术改进和气候变更。 (√)

理解区域的特征

浙江乌镇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