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理事象还原法.doc

发布:2017-03-29约2.2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理事象还原法 地理事象还原法是通过对题目所给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信息提取、初步分析、判断特征后,将原地理事象恢复成直观、浅显的面貌,由此得出正确的解答思路的方法。地理事象还原法的实质是“同一对象、不同形式”。根据地理事象呈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以下五种形式。 一、等值线图还原 等值线图还原就是把比较少见的特殊形式或特殊事象的等值线,通过分析其形式的特殊之处,将其还原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以利于解题。 例1 读图1“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下列景观示意图中与该等高线地形图相匹 解析:图l中等高线的分布形式比较特殊,左右两边出现了明显对称分布的平行等距型等高线,结合平时的学习过的“金字塔”等高线地形图(图2),说明该景观示意图中出现了左右对称的同等坡度的同向斜面,只有图A中有该类现象,故答案选A。 二、地貌景观图还原 原图呈现的是部分区域的地貌景观图,解题信息包含在各类景观图示中,若能还原成等高线地形图,则图示地理信息就会清晰了然。 例2 读图3“某地土地利用景观简图”,回答l—2题。 1.村庄所处的局部地形是 A.山间洼地 B.山顶 C.山脊 D.鞍部 2.图中小路的走向,最可能是 A.与经纬线走向一致 B.基本平行于附近等高线 C.依照城市十字交叉道路系统 D.选择避开梯田少占农田 解析:第1题若仅以两条河流的流向进行判断,村庄所处的局部地形可能是山顶,也可能是鞍部。此题解题的关键是将景观图还原为等高线地形图。首先根据两条河流的流向,判断出地形为山谷,绘制出图中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局部等高线图,然后再绘制出图中西南部和东北部的等高线。由于太阳光照射的原因,从空中俯视观察到的梯田景观最醒目的部分一般沿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因此,图中东北部和西南部均比中部高,为两个山脊地形,由此还原成完整的等高线分布图(图4),从而确定村庄所在的局部地形为鞍部。第2题中,由图3中四条小路走向来看,似乎避开了梯田,但根据该图为鞍部的地形特征,在图4所示的等高线图中将四条小路填绘上去,则清晰地发现小路基本平行于附近等高线。 三、地理示意图还原 地理示意图类型多样,是地理试题申最常见的图形之一,它用简明的图示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发展演变规律。有的地理示意图蕴含着非常抽象的隐性信息,若能将其反映的地理意义还原出来,形成显性的地理分布图,则此类试题很容易解答。 例3 图5是我国某地某时有关风的分布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中等压线最密集的区域在a处 ②图中地区可能有两个锋面 ③图中地区可能受反气旋控制 ④图示天气系统可能出现在我国北方的春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原图呈现的是某区域风力风向分布图,考查的是根据原图判断等压线、锋面等知识。因此,要根据相关地理原理,逐项进行分析判断。a处为四级东南风,b处为8级偏北风,显然等压线a疏b密;根据原图中隐含的风力风向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出两条低压槽线的位置,进而还原成显性的锋面气旋图(图6),本题就容易理解了。我国北方属于中纬度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形成气旋,中纬度南北冷暖气流交汇形成锋面。故选D。 四、数据分布图还原 原图呈现的是各种各样的地理数据的分布情况,包括绝对数据、相对数据和代码数据等,考查的是相关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规律。解题时,首先要注意理解各数据点的地理意义,然后采用还原法解题。比如,对具体的地理要素数据,采取连接相同数据点的方法,将之还原成等值线图后进行理解,对相对数值图和代码数值图,也要还原为直观易懂的图示后再解题。 例4 图7中各点为实测高程点,数据为高程,单位为米,其中点A为该区域的最高点。据此回答l—2题。 1.图中a.b、c、d四坡地中,坡度最陡的是 A.a B.b C.c D.d 2.下列叙述止确的是 A.图中实线处可能有小溪流过 B.图中b和c处均可能有小溪流过 C.图中虚线处可能有小溪流过 D.图中实线与虚线处均可能有小溪流过 【解析】第1题,图中每条线段水平距离相同,而b处高差最大,因此b处坡度最陡。第2题可在原图上任意绘制若干条等高线,如40米和60米两条等高线,将原数据分布图还原成如图8所示的等高线图,即可发现虚线处为山谷,可能有小溪流过,而实线处为山脊。答案为1.B;2.C。 五、地理模式图还原 有的地理试题若能从所提供的信息无从下手,找到相关的模式图,对照分析后则迎刃而解。 例5 读图9,完成1—3题。 1.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A.南北 B.东西 C.东北一西南 D.西北一东南 2.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C.甲河含沙量大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