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4还原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讲金属粉末制备
还原法
还原的原理
夺取氧化物或盐类中的氧(或酸根)而使
其转变为元素或低价氧化物(低价盐)的过程。
实质是电子得失,化合价由高变低。
还原反应一般化学式表示
MeO + X= Me + XO
式中 Me --金属
MeO --金属氧化物
X ,XO --还原剂,还原剂氧化物
一、还原过程基本原理
1.金属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
钨、钼、铁、钴、镍、铜等金属采用氢还原即可。
碳还原法是制备铁粉主要方法。
昂贵的稀有金属粉末钽、铌必须用金属热还原法。
不同的氧化物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物质作还原剂呢?
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还原过程才能顺利进行呢?
下面从金属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来讨论。
热力学理论
还原反应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的
自由能减小的过程,反应才会自动进行,
即△Z0
一般来说:
△Z = -RTlnKp
式中: Kp --反应平衡常数
R --气体常数
T --绝对温度
总方程式: MeO + X= Me + XO
分解为:[(1)-(2)]/2
2Me + O2 = 2MeO (1)
2X + O2 = 2XO (2)
热力学理论:
△Z = -RTlnKp = -RTln(1/Po ) =
(1) (1) 2
RTlnPo
2(MeO)
△Z = -RTlnKp = -RTln(1/Po ) =
(2) (2) 2
RTlnPo
2(XO)
还原反应进行的条件:△Z0
推出 [△Z(1) -△Z(2)]/2 0
即△Z(1)△Z(2)
Po Po
2(MeO) 2(XO)
热力学条件:
还原金属氧化物的离解压Po2(XO) 大于
还原剂氧化物的离解压Po2(MeO)
还原剂X对氧的化学亲和力必须大于金
属对氧的化学亲和力
氧化物的△Z-T 图是以含1摩尔氧的金属
氧化物的生成反应的△Z作纵坐标,以温
度T作横坐标绘成的。由于各种金属对
氧的亲和力大小不同,所以各氧化物生
成反应的直线在图中的位臵高低不一样。
(1)随着温度升高,△Z增大,各种金属的氧化
反应愈难进行,温度升高,金属氧化物的离解
压增大,金属对氧的亲和力将减小,因此还原
金属氧化物通常要在高温下进行。
(2) 关系线在相变温度处,特别在沸点处发
生明显的转折。这是由于系统的熵在相变时
发生了变化
(3)CO生成的曲线的走向是向下的,即CO
的△Z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4)在同一温度下,图中位臵愈低的氧化
物,其稳定度也愈大,•即该元素对氧的
亲和力愈大
根据上述热力学原理,由氧化物的△Z-T 图,可得以
下结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