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全纳教育的视角对我国随班就读现象的探析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11-29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从全纳教育的视角对我国随班就读现象的探析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班就读是指将身体、智力或情感障碍儿童(含残疾儿童)纳入普通学校并与普通儿童一起学习、生活的一种教育方式。实行全纳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全纳教育的实施,对于促进不同能力学生间的融合,提高社会公平和教育公正,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践中,我国随班就读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因此,深入研究我国随班就读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从全纳教育的视角,对我国随班就读现象进行深入探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目的: 1. 分析我国随班就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探讨我国随班就读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2. 探讨全纳教育对提高社会公平和教育公正的作用机制以及可能存在的限制; 3. 分析我国随班就读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如课程设置、教育手段、师资力量等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 着眼未来,分析全纳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发展策略,为促进随班就读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我国随班就读现象进行探析。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 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关于全纳教育和随班就读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梳理,以明确研究方向和现有研究成果。 2. 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手段,对我国随班就读现象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并就现场观察和学校资料等进行实证性的归纳总结。 3. 现场观察法:对实施随班就读政策的学校进行现场观察,以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四、研究意义 1. 为提升随班就读的实效性,推进全纳教育改革提供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2. 为了解我国随班就读政策的执行情况,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促进随班就读政策的顺利实施。 3. 拓展全纳教育领域的研究,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