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章 形位公差与检测.ppt

发布:2016-11-21约1.31万字共1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形位公差(form tolerance)的研究对象——几何要素(geometric feature) 即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 二.形位公差(form tolerance)的项目及其含义 国标GB/T1182-1996等同于国际标准ISO1101 共有14项公差项目 三.形位公差(form tolerance)的标注方法 1.被测要素(toleranced feature)的标注方法 2)被测要素(toleranced feature)为中心要素(center feature)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轴线、球心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3)被测要素为局部要素 被测要素为局部要素时,即只需对要素的某一局部控制形位误差时,应用粗点划线将需控制的部分在相应的要素实体外表示出来,并注上尺寸及它所处的位置。 4)被测要素为任意部分要素 有时,由于功能要求,需要控制被测要素任意部分内的误差,或在控制整个范围被测要素形位误差的同时,还需控制部分范围的误差。此时,则应用分数形式将部分要素的长度或范围以及形位公差值表示出来。 2.基准要素(datum feature)的标注方法 1)单一基准要素为轮廓要素(线或表面)时,基准符号应置于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并与尺寸线错开。 2)单一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 3)公共基准要素 ——由两个或多个要素组成的基准 3.简化标注 按最小包容区域评定形状误差的方法,称为最小区域法。 三、定位误差及其评定与检测 定位最小包容区域:指按理想要素的位置来包容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 宽度 f 和最小直径Φf 的包容区域。 四、跳动及其评定 圆跳动:指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时,由位置固 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2)全跳动 全跳动:指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时,同时指示器沿基准轴线平行或垂直地连续移动(或被测实际要素回转一周,指示器沿基准轴线平行或垂直地作间断移动),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一、有关公差原则的术语和定义 有关公差原则的术语和定义、独立原则、相关要求 2、最大实体状态和最大实体尺寸 实际要素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的极限尺寸。 4、最大实体实效状态和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 7、边界 (boundary) (1)最大实体边界(MMB) DM、dM (2)最小实体边界(LMB) DL、dL (3)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B) DMV、dMV (4)最小实体实效边界(LMVB) DLV、dLV 二、独立原则(independence principle,IP) 采用独立原则时尺寸公差控制实际尺寸;形位公差控制形位误差。 三、相关要求 分为: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可逆要求、零形位公差。 2、最大实体要求(maximum material requirement,MMR) 最大实体要求是控制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处于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之内的一种公差要求。即以最大实体实效边界控制其尺寸和形状误差,其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尺寸。 (2)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基准要素应遵守相应的边界。若基准要素的实际轮廓偏离其相应的边界,允许基准要素在一定范围内浮动。 3、最小实体要求(least material requirement,LMR) (2)最小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 当基准要素本身采用最小实体要求时,其边界为最小实体实效边界;当基准要素本身不采用最小实体要求时,其边界为最小实体边界。 4.可逆要求(reciprocity requirement,RR) 三、形位公差值(或公差等级)的选择 一、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 二、测量坐标值原则 即指利用计量器具的坐标系,测出实际要素上各测点对该坐标系的坐标值,再经过计算确定形位误差值。 三、测量特征参数原则 例1:平面度误差小的表面,各条直线的直线度误差也必然小,因此常按最大直线度误差评定平面度误差。即以直线度作为平面度的特征参数。利用图示方法测出纵向、横向、对角线的直线度,取最大误差值作为平面度误差。 四、测量跳动原则 即指在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过程中,沿给定方向测量其对某参考点或线的变动量,变动量是指示器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1)可逆要求用于最大实体要求 同时满足 a. 最大实体要求 b.当形位误差小于形位公差时,可补偿给尺寸公差。 (2)可逆要求用于最小实体要求 同时满足 a. 最小实体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