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口蹄疫病毒感染PK-15细胞后细胞基因表达谱变化的分析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12-03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口蹄疫病毒感染PK-15细胞后细胞基因表达谱变化的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 FMD)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播的疾病,其中感染后会导致牲畜口腔、鼻腔和蹄上出现病变。这种疾病对世界范围内的农业和经济有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 PK-15是猪肾细胞系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病毒学研究中。目前,关于口蹄疫病毒感染PK-15细胞后细胞基因表达谱变化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因此需要展开探究。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口蹄疫病毒感染PK-15细胞后的转录组学分析方法,探讨病毒感染后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情况及相应的影响,为深入理解口蹄疫病毒感染机理提供理论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1)获取PK-15细胞株; (2)使用不同浓度的口蹄疫病毒感染PK-15细胞株,并观察病毒感染后细胞形态变化; (3)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对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 (4)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 2. 研究方法 (1)PK-15细胞株的获取:通过向供应商购买相关试剂,培养并传代细胞,获取PK-15细胞株; (2)浓度选择和感染处理:将病毒在细胞上进行吸附并进行不同浓度的感染,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筛选出最适宜的病毒感染浓度; (3)RNA提取和测序:从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中分别提取RNA,并进行RNA-Seq测序; (4)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和功能分析:利用数据库和相关软件进行GO和KEGG分析,筛选出差异基因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不仅能够深入探究口蹄疫病毒感染机理,还能为口蹄疫的疫苗及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对黄病毒等其他病毒的病理研究提供参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