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泉县高中数学 第三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3.1 正整数指数函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必修1.docx
陕西省石泉县高中数学第三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3.1正整数指数函数说课稿北师大版必修1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陕西省石泉县高中数学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发展数学抽象能力,通过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2.培养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指数函数的性质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推理和证明的能力。
3.增强数学建模意识,使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指数函数模型,并解决实际问题。
4.提升数学运算能力,通过指数函数的计算和变形,提高学生准确、高效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指数的概念,以及指数函数与幂运算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写出正整数指数函数的表达式。
②正整数指数函数的性质:使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基本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分析函数图像。
③指数函数的应用: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将正整数指数函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①理解指数函数的连续性和可导性:帮助学生理解指数函数在实数范围内的连续性和可导性,以及导数的计算方法。
②指数函数图像的绘制: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函数性质绘制指数函数图像,包括确定图像的形状、交点、渐近线等。
③指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数增长或衰减问题。
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之间的互为反函数关系,以及它们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平台、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投影仪。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资源库、数学教学软件。
-信息化资源:指数函数性质的相关视频教程、在线互动平台。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指数函数模型)、PPT课件、黑板板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自然界中指数增长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如细菌繁殖、人口增长等,引导学生思考指数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幂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函数的基本定义。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
-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定义:讲解指数的概念,以及正整数指数函数的表达式,如\(f(x)=a^x\)(\(a0\),\(a\neq1\))。
-正整数指数函数的性质:介绍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基本性质,并通过实例说明。
-举例说明:
-通过具体的数值例子,展示指数函数的计算方法。
-利用实际案例,如科学实验数据、经济数据等,展示指数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问题,让学生探讨指数函数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提供一些计算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解答过程。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包括计算、绘图、解答实际问题等。
-鼓励学生互相检查答案,讨论不同的解题思路。
-教师指导:
-巡视教室,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针对共性问题,集中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强调指数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练习题和思考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尝试将指数函数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
6.课堂反思(约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学习心得。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进行解答和总结。
7.课后拓展(约10分钟)
-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如指数函数的历史背景、相关数学家的故事等。
-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方面: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定义,能够熟练地写出指数函数的表达式。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正整数指数函数的基本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
-学生能够运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来分析函数图像,包括确定图像的形状、交点、渐近线等。
2.能力提升方面:
-学生在计算能力上得到提升,能够进行指数函数的运算,包括指数的幂运算和指数函数的求值。
-学生在逻辑推理能力上得到加强,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推理和证明,解决与指数函数相关的问题。
-学生在问题解决能力上得到提高,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