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传感器及成像特点-2.ppt

发布:2017-05-21约6.26千字共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真实孔径雷达分辨率: 距离向:Rd=(τc )/2 方位向:Rβ=βR =λR/D 合成孔径雷达: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合成波束宽度 合成孔径侧视雷达(SAR)   模拟线性天线阵,应用多普勒效应和数据处理技术,用一个小天线合成一个大孔径 (天线)使方位分辨率提高几十至几百倍   实现在轨道高度获 取距离向和方位向分辨 率都很高的雷达图像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SAR原理 用一个小天线作为单个辐射单元 将此单元沿一直线不断移动 当移动一段距离LS后,存贮的信号和实际天线阵列诸单元所接收的信号非常相似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线性调频脉冲与脉冲压缩: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方位向 Rs=λR/ Ls Ls= Rβ =λR/D Rs=D 双程相移 Rs=D/2 方位分辨力只与实际使用的天线孔径有关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合成孔径雷达的分辨力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 方位向的比例尺由小变大 1/mc1/mb1/ma 越远影像比例尺越大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近距离压缩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 不带 DEM 的几何纠正 带 DEM 的 几 何 纠 正 透视收缩和叠掩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 雷达影像阴影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 飞行方向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 √ 造成山体前倾 朝向传感器的山坡影像被压缩,而背向传感器的山坡被拉长,还会出现不同地物点重影现象。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 前倾 * 斜距投影 雷达阴影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 肇庆地区机载SAR影像 * 高差产生的投影差亦与中心投影影像投影差位移的方向相反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 斜距投影 反立体图像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 与入射角有关 朝向飞机方向的坡面---反射强烈---很亮 朝天顶方向---弱些---较亮 背向飞机方向---反射很弱(没回波)---很暗 侧视雷达图像的色调特征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与地面粗糙程度有关 地面地物微小起伏小于雷达波波长 ---镜面漫反射---很暗 地面微小起伏大于或等于发射波长 ---漫反射---较亮 “角隅反射”---反射波强度更大---很亮 * 侧视雷达图像的色调特征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与地物的电特性有关 物体复介电常数高 ---反射雷达波强---亮 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它能穿透云层、树木和水,得到下面的地表信息 另一方面微波在物体内会产生体散射,因此能将地下的一些状况反映出来 侧视雷达图像的其他特征 * (7)成像雷达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Cosmo-SkyMed高分辨率雷达图像 * INSAR就是利用SAR在平行轨道上对同一地区获取两幅(或两幅以上)的单视复数影像来形成干涉,进而得到该地区的三维地表信息。 * (8)相干雷达(INSAR) 4.3 典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 该方法充分利用了雷达回波信号所携带的相位信息,获得同一区域的重复观测数据,形成干涉,得到相应的相位差,结合观测平台的轨道参数等提取高程信息。 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