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磁共振成像-课后习题标准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贵阳医学院 使用教材:医学影像物理学 第3版 主编 吉强 洪洋
PAGE
PAGE 6
第四章 磁共振影像
习题四解答
4-1 如何理解加权图像?
答: 磁共振成像是多参数成像,图像的灰度反映了各像素上MR信号的强度,而MR信号的强度则由成像物体的质子密度、纵向弛豫时间、横向弛豫时间等特性参数决定。出于分析图像的方便,我们希望一幅MR图像的灰度主要由一个特定的成像参数决定,这就是所谓的加权图像。例如图像灰度主要由决定时,就是加权图像;主要由决定时,就是加权图像;主要由质子密度决定时,就是质子密度加权图像。通过选择不同的序列参数,可以获得同一断层组织无数种不同对比情况的加权图像,以便在最大限度上显示病灶,提高病灶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对比度。
4-2 简述SE序列时序和180°脉冲的作用。
答:(1)SE序列时序为先发射90°射频脉冲经过时间后,再发射180°脉冲,当t=TE时出现回波峰值,采集信号。
(2)90°脉冲使倒向轴,由于的不均匀性造成各个核磁矩旋进的角速度不同,相位很快散开。经时间TI后,在方向施以180°脉冲使得所有自旋磁矩都绕轴旋转180°,但并不改变旋进方向,所以互相远离的核磁矩变为互相汇聚的磁矩,最后汇聚于-轴上,使去相位状态的自旋核重新处于同相位状态,抵消了磁场不均匀造成的影响。
4-3 试分析自旋回波T1加权、T2 加权的条件及图像对比度形成原理。
答:(1)选择短TE和短TR,实现加权。选择长TE和长TR实现T2加权。
(2)SE序列T1对比度的形成: T1加权像的对比度主要由TR决定,T1大的地方I值小,图像呈现弱信号;T1小的地方I值大,图像呈现强信号。这是因为使用短的TR,在下一个RF时,短组织纵向磁化强度矢量必定恢复的比较好,较大,在90°RF作用下就大,信号就强。在TR足够短的情况下,最终图像的对比度主要由组织间差异决定。TR太长,各组织的纵向磁化强度矢量都恢复了,不能产生对比度。对于SE序列还与TE有关,若TE太长,横向磁化强度矢量衰减()的影响就不能忽略,所以除TR要短外,TE也尽量要短。
(3)SE序列T2对比度的形成:T2加权像的对比度主要由TE决定,T2大的地方I值较大,图像呈现强信号;T2小的地方I值较小,图像呈现弱信号。这是因为180°脉冲重聚作用消除主磁场不均匀的影响,只留下了组织内环境的影响,在时,回波达峰值,TE是回波时间又是信号采集时间,如果TE短,各种组织的横向磁化强度矢量衰减小,呈现不出差异;而长TE,短的组织的横向磁化强度矢量已发生大的衰减,而长的组织横向磁化强度矢量保留有足够强的强度,这样就显示出不同组织间的强度对比。采用长TR是为了消除加权的影响。
4-4 采用SE序列,为获得T1加权像,应选用( )。
A.长TR,短TE B.短TR,短TE C.长TR,长TE D.短TR,长TE
分析:因为在SE脉冲序列中,图像的加权主要由扫描参数TR和TE决定,其中TR的长度决定了纵向磁化强度矢量的恢复程度,而TE的长度决定了横向磁化强度矢量的衰减程度,所以选择短TR可使各类组织纵向磁化强度矢量的恢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突出组织的对比;而选择短TE可使各类组织横向磁化强度矢量的衰减程度差异不大,对图像对比度的影响较小。 正确答案:B
4-5 试根据IRSE序列的特点分析抑制脂肪信号、脑脊液信号的原理。
答:(1),信号产生的原理是180°脉冲使翻转至,当纵向磁化恢复一段时间TI后加90°脉冲使恢复的倾倒到平面,成为横向磁化强度矢量,从而产生信号。该脉冲的最大特点是存在一个转折点即点,如要抑制某个组织(如脑脊液、脂肪等)的信号,则选择TI等于倍该组织的,使该组织的信号消失。(2)通常情况下由于脂肪中氢核密度较大,无论还是加权均呈强信号。脂肪的T1比较短,当采用短TI(TI=0.7T1fat)时施加90°脉冲、脂肪的Mz=0,抑制了脂肪的信号。(3)脑脊液中含水较多,有很长的T1,选长TI=0.7T1CSF时施加90°脉冲,脑脊液的Mz=0,抑制了脑脊液的信号。
4-6 在反转恢复脉冲序列中,为有效地抑制脂肪信号,应选用( )
A.短的TI B.长的TI C.中等长度的TI D.以上方法都正确
分析:因为当非常短时,大多数组织的纵向磁化强度矢量都是负值,只有短组织的纵向磁化强度矢量处于转折点,如脂肪,因此图像中该组织的信号完全被抑制。正确答案:A
4-7 一磁共振成像仪,其静磁场为1.5T,假设z方向的梯度场选定为,为获取10mm层厚的横断图像,射频脉冲的频宽应为多少?假设梯度场改为,射频脉冲的频宽不变,层厚变为多少? (旋磁比?I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