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的实施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德惠市边岗乡丹城村小学课题组
课题论证
1、研究的目的针对现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费时、低效,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学生个性等弊端,以新课程标准为理念,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以人为本的、“减负”高效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让孩子的身心在求知的同时全面发展。
2、研究课题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有效教学”:(1)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2)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育能力有了提高。(3)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较高。
3、研究课题价值
1、课题的理论价值
通过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将不断促进“教学策略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也为教学策略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2、课题的实践价值
进行此课题的研究意在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通过设计一系列合理、科学的操作程序与实施策略,让基础的教学资源——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的碰撞产生的最大化教育的效益。
①有助于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学校做为一个组织,如何改善过程绩效,提高组织效能,实现组织目标是学校最关心和重视的。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而众多研究结论表明,学校的有效性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要想成为优秀学校,首先必须做到教学有效。
②通过对课堂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让老师了解目前教学中出现低效能、低产出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高老师对有效课堂教学必要性的认识,提升教师的理念。
③本课题研究针对我校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现状,具体探讨教师应该掌握和运用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索有效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④通过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预期达到的目标
1、通过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转变语文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教学观念,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现从整齐划一到注重学生的个性塑造与创新的培养,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到学生主动学习,从强调知识到注重情感交流,智慧和培养等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求知协同发展。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求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主导、中介及决定因素等,力求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三、课题研究内容
1、如何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文本、媒体、师生等各种教育资源的研究。
2、提高课前准备工作有效性的研究: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
3、提高课堂操作有效性的研究:教学目标、师生角色、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学习评价。
4、提高课后反思有效性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计划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6年5月到2017年12月止,共分三个阶段。将研究的整个过程定位在“学习、设计、实践、反思、重建”。
1.准备阶段:(2016.5—2016.9)
A.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论证工作。
B.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并编撰成册。
C.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培训,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的,掌握相关研究方法。
D.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课堂教学随机抽查等形式,对阅读教学的现状、有效策略使用情况、教师及学生相关素质及其它制约因素情况作详细调查,积累调查信息,撰写调研报告。
E.召开课题组成员参与的课题论证会,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
F.分解课题,把课题进一步分解,让教师结合自己个人兴趣爱好,选取课题加以研究,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实效。
2.实施阶段:(2016.10—2017.10)
A.学习理论、问卷调查、应用研究,探索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B.案例研究,每学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结合教学案例,开展听课、说课、评课,探讨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C.撰写论文,每学期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课题论文,不断充实专题论文集。
D.分析数据、收集阶段性研究成果。
3.总结阶段:(2017.11—2017.12)
A.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在全校加以推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B.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C.进行研究结论的最终论证,组织专家鉴定。
D.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
课题研究的基础
该课题组负责人和所有参加者均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及业务专业水平。近年来,在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