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复习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吕叔湘中学高三化学学科一体化教学案
专题 3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方程式
一、考纲要求:
1、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达标100%,要求考生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对比不同条件下的离子反应区别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离子共存问题覆盖面很广,涉及的知识点很多,试题会通过情景设计,考查学生学会分析、信息的提取与取舍,考查考生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的化学现象及反应事实,揭示化学反应本质,把握反应的现象与本质以及离子之间消长的数量关系,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二、知识结构:
(一)、离子反应的类型
1、 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 该类反应发生的条件为:1)生成难溶物质;2)生成难电离物质;3)生成易挥发性物质。 (填“难”或“易”)
2、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对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遵从强氧化性物质与强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弱氧化性物质与弱还原性物质。高温、电解条件另当别论。(填“强”或“弱”)
(二)、离子共存问题
1、复分解型:在溶液中,若离子间能发生反应,如生成沉淀、弱电解质、气体等难电离的物质。(能使反应中离子浓度减小)
2、氧化还原反应型:Fe3+ 、MnO4-(H+)、NO3-(H+)、ClO-与S2-、HS-、SO32-、I-、S2O32-、Fe2+
NO3-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有强氧化性; ClO- 在所有条件下都有强氧化性
3、强烈双水解反应:Al3+与AlO2-、S2-、HS-、SO32-、HCO3-、CO32-
Fe3+ 与HCO3-、CO32-等离子
4、络合类:Fe3+与SCN-(红色)、C6H5O-(H+)(紫色) Cu2+、Ag+与NH3
注意隐含条件的限制,如①离子的颜色:无色溶液、蓝色溶液等
②、溶液的酸碱性:pH=3或13、pH试纸变红或变蓝、酚酞变红、甲基橙(石蕊)变红、溶液中c(H+)=1×10-14 mol·L-1或c(OH-)=1×10-14 mol·L
③、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的
④、能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是酸性(不能是硝酸),也可能是碱性;水电离出的H+(或OH-)的浓度是1×10-14 mol·L-1的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
⑤、先能共存,后加入盐酸或通入NH3有变化的
⑥、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等
(三)、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原则
1、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改写成离子的形式,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等均写化学式。
2、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拆写为离子,若是悬浊液写为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为化学式,并标“↓”符号。
3、固体与固体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浓H2SO4、浓H3PO4与固体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4、离子方程式要做到两守恒:原子数目守恒,电荷数目守恒。
5、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
6、一些特殊反应(如酸式盐与碱的反应、部分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要考虑并满足反应物物质的量的比值。
(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一看反应能否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如:铁和稀盐酸的反应:
2Fe+6H+=2Fe3++3H2↑
2、是离子反应,但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 NH4Cl(s)+Ca(OH)2(s)→
Cu+H2SO4(浓) →
二看连接符号和状态符号是否准确。
1、 一般离子反应用“=”连接,可逆反应、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反应用“”连接。
2、 大多离子反应要用“↑”“↓”注明产物的状态,而盐类水解反应由于水解程度极弱,不能使用状态符号。
三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准确。
1、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要拆写为离子,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挥发性物质、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等要书写为化学式。
2、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拆写为离子,若是悬浊液写为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为化学式,并标“↓”符号。
3、多元弱酸酸式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
四看是否漏写离子反应。如强硫酸与氢氧化钡的离子反应写为:Ba2++SO42-=BaSO4↓。
五看质量、电荷是否守恒,即离子方程式是否配平。离子方程式要做到两守恒:原子数目守恒,电荷数目守恒。如:Fe3++Cu=Fe2++Cu2+。
六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及要求。如“过量”、“少量”、“适量”、“足量”以及特殊的数值比等。
三、课堂笔记:
[例1] 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显示全部